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双斑栉齿刺尾鱼
一种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双斑栉齿刺尾鱼(学名:Ctenochaetus binotatus)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科栉齿刺尾鱼属的鱼类,于1955年由美国鱼类学家John Ernest Randall首次正式描述,其模式产地为菲律宾吕宋岛附近的八打雁湾。
Remove ads
分布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非、红海、模里西斯、塞席尔、马尔地夫、斯里兰卡、安达曼群岛、日本、中国沿海和台湾岛、菲律宾、印尼、澳洲、新几内亚、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索罗门群岛、斐济群岛、万那杜、夏威夷群岛、法属玻里尼西亚、诺鲁、加拉巴哥群岛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吕宋岛。[2]
深度
水深8至52公尺。
特征
本鱼体侧扁,口小,略突出,体为橄榄绿或褐色,幼鱼头部散布蓝色小斑点,背鳍与臀鳍均有蓝色镶边,尾鳍黄色;成鱼背鳍上有不明显的黄色纵纹,尾柄前端上下各有一黑斑,尾鳍褐色且末端略延长,背鳍硬棘8枚;背鳍软条24至27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22至25枚,体长可达22公分。
生态
本鱼栖息在礁石区,性情温和,遇威胁时会将尾部硬棘攻击敌人,属杂食性,以藻类及动物碎屑为主。
经济利用
可食用或作为观赏鱼。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