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町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町站
Remove ads

古町站(日语:古町駅こまちえき Komachi eki */?)是位于日本爱媛县松山市铁路车站路面电车站,隶属于伊予铁道(伊予铁)。本站设有日本少见的铁路线与路面电车月台共建车站,而且路面电车路轨更会平面跨越铁路线的路轨,与位于大手町站外爱媛县道19号十字路口,成为全日本仅有的铁路/路面电车平面交汇处。本站与三津站松山市站同为四国岛内最初设立的铁路站,并于2015年增设车站编号。高滨线为IY08,松山市内线则为07

事实速览 古町站, 日语名称 ...
更多信息 古町站 配线图 ...
Remove ads

所属路线

  • 伊予铁道
1号线(环状线下行[2]—顺时针方向)
2号线(环状线上行[2]—逆时针方向)

车站结构

Thumb
1930年代的古町站站内月台,右边为当时第1代站房。

本站座落于古町车库的用地上,为第三代站房。车站大厅两旁均为伊予铁道集团的建筑物[3],中间的通道实为右侧“伊予铁古町大厦”的屋檐,并与左侧的“7-Eleven[4]及“伊予铁不动产有限公司”大厦合成一个无隙的通道。便利店方有一玻璃窗口,兼负责票务事宜;右侧古町大厦的前方,为附设ATM的大型候车室,室内也设置以LED电视以显示列车班次情报,男、女及伤残人士专用洗手间亦设于候车室内。中间为通往古町大厦的后门,过往曾放置自动售卖机;后侧为自动售票机及找换机。而在第一个平交道过路口的右侧,有一已用栏杆围封的地下入口,为已停用的地下隧道入口[3][5]。1号月台直接使用便利店后方的墙壁建站,所以不用横越平交道。

第1代与2代均为木制单层站房,其中第1代为路线开通时已存在,不过在二战末期时,因受空袭而遭炮火所烧毁,4年后才在原址重建,是为为第2代站房[6],第2代站舍的外观和规格均与当时的国铁站房相近,但随著松山市中心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现代化发展,第2代房只使用了二十多年,亦遭拆卸。先是在70年代中期于原址兴建了一座3层高的水泥建筑(即现时伊予铁不动产有限公司所在地)作为临时站房,1977年再在旁新建成了6层高的古町大厦,并将车站设备搬至现址。

本站设有侧式月台3座及岛式月台1做,共提供4线5面的配置。其中路面电车使用2个侧式月台,高滨线使用另外一个侧式月台及岛式月台。当中最外侧的5号月台只供进出车库时才使用。

Remove ads

路面电车

使用最接近车站大堂的2个侧式月台,有效长度为2辆。由于前后路段皆为单线区域,所以是其中一个电车交换车站。在定点时间实行期间,须等待另一端的列车同时到站后才可以开出。在2号月台前端设有闭塞讯号提示器,指示电车能否驶入单轨路段,通过讯号提示器后,更设有可容纳2辆电车的紧急月台,并于路轨上设有指示标记。

至于1号月台路轨,则同时兼备出入车库用的路段,也是观光列车“少爷列车”的乘降月台,这是因为避免“少爷列车”因调头而阻碍环状线电车的通行,因此选择在1号月台落客后直接驶回电车车库才进行调头。

高滨线

使用较远离车站大厅的1个侧式月台及岛式月台。其中3号月台往松山市方向的有效长度为3辆,4及5号月台的有效长度为4辆。早上繁忙时段会安排额外车厢行走本站至横河原线横河原站路段,并在本站进行增结和解结。而上行列车离开本站后,将会进入伊予铁道内唯一的架空路段,直至到达衣山站前为止。

月台配置

更多信息 月台, 路线 ...

历史

  • 1888年10月28日:开业,最初称为“三津口站”。
  • 1889年7月20日:改称为“古町站”。
  • 1931年5月1日:站舍与高滨线月台间之地下隧道开始使用。
  • 1945年7月26日:第一代站舍受空袭所破坏,全屋烧毁。
  • 1949年12月28日:第二代站舍建成。
  • 1977年7月18日:伊予铁古町大厦建成,是为第三代站舎。
  • 2005年3月22日:增设无障碍通道,并停用地下隧道[7]
  • 2025年3月18日:伊予铁内所有郊外铁道线均可使用ICOCA及全国交通系IC卡[8][9][10]

相邻车站

伊予铁道
高滨线
衣山(IY07)-古町(IY08)大手町(IY09)
城北线
古町(07)萱町六丁目(08)
大手町线
古町(07)宫田町(06)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