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北仁济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北仁济院是台湾台北市一家私人社会福利机构。最早可追溯自清治时代,日本政府在1899年成立台北仁济院,1923年登记为“财团法人台北仁济院”,1950年更名为“财团法人台湾省私立台北仁济救济院”。现由连战家族、板桥林家和基隆颜家主导。[1][2]
历史
1866年,板桥林家林维源邀集地方士绅共同创立之保婴局、育婴堂、回春院、养济院、同善堂等社会慈善基构。[3]
1899年5月3日,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合并艋舺养济院、同善堂以及淡水育婴堂成立台北仁济院,[3]首任院长为台北县知事村上义雄的书记官松冈。[1]
1905年,保婴局纳入台北仁济院。[3]
1923年1月1日,依日本民法规定登记设立“财团法人台北仁济院”。[1]
1946年1月,首届台北县长兼建设局局长连震东组织“财团法人仁济院理事会”,指派卫生课长张暮年接管台北仁济院。[1]
1950年,“财团法人台北仁济院”更名为“财团法人台湾省私立台北仁济救济院”。[1]
附设机构
台北仁济院现今设立之附设机构:
- 仁济医院
- 台北仁济院忠孝馆前站前大楼/筹备中
- 仁济安老所
- 新庄仁济医院
- 台北市昆明街日照中心/筹备中
董事会
资产
在台北市中正区、万华区、大同区及松山区、新北市淡水区及新庄区共有30多笔土地,面积达3万多坪,房屋30多栋。[1]每年租金收益数亿元。[2]
2013年的法人登记财产总额为新台币79.2亿元。[1]
争议
2006年,前立委段宜康、台北市议员周威佑指出仁济院的资产取得过程有很大的争议,其中连震东于1945年担任台北州接管委员会主任委员时,将不少日本军人或公务员宿舍交由仁济院管理。此外,仁济院在日治时期设立时为公立机构,却在1950年被变更为私立。[1][4]
2014年,《财讯》杂志以台北市林森北路11号的土地为例,根据土地誊本指出,该地在1921年的管理者为台北厅长,1923年后为公法人“财团法人台北仁济院”所有,而“财团法人台北仁济院”在1950年经台湾省政府社会处核准更名为“财团法人私立台北仁济救济院”,该土地就从公有变成私有。[5]
时代力量籍立法委员林昶佐在2017年再度批评此事,质疑仁济院数十亿资产由连战家族掌握,国家财产被不当转移、流向不明,认为政府应该为了转型正义调查清楚,并收归国有。对此,连战办公室主任丁远超表示,仁济院由基金会营运,非连家的资产。[2][6]
Remove ads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