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北名所绘画十二景
鄉原古統的名所繪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北名所绘画十二景》(日语:臺北名所画絵十二景)为日本画家乡原古统在台湾日治时代1920年代期间所完成的名所绘作品系列。作品为日治时期台北市的十二处名所以及城市生活。每幅作品上面有用行书标明各幅题名,原件现属台北市立美术馆收藏。[1]
历史背景

乡原古统,本名堀江藤一郎,为台湾日治时期的艺术教育家[2],曾担任台中中学校与台北第三高女的图画教师[3]。1927年,他与盐月桃甫、石川钦一郎、木下静涯等人共同促成了台湾美术展览会的举办。此期间,他的作品《台北名所绘画十二景》与《丽岛名华鉴》[4]约在1920年代末完成,这两套作品以特殊形制结合浮世绘的元素,反映其对台湾风景和植物的观察与理解。[5]
其中,《台北名所绘画十二景》采用了日本名所浮世绘与风景绘叶书的制作形式,描绘了台北各地的“名所”,名所是指地方性的重要景点,这一词语源于“名所绘”,并在近代文化观光活动的兴盛中逐渐普及。
作品的封面上印有乡原古统的铃印,并标示住所为南门町3之22,这表明他在台北城南居住期间创作此作品。[6]封面上的落款为:“台北城南草堂で 古统生ゑがく”,这一字句进一步证明了作品是在台北城南创作的。该作品并未见有其他收藏者的签名或印章,也无任何展出纪录,因此推测这些作品并非为了展览或赞助而创作。它们更像是乡原古统向在日本的家人寄去的画作,让他们了解台湾的生活,并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2023年,《台北名所绘画十二景》作为台北市立美术馆“街事美术馆”计画于北投展出。[7]后在2024年作为“喧嚣的孤独:台湾胶彩百年寻道”展示物展出。[8][9]
Remove ads
作品内容
《台北名所绘画十二景》以江户时代浮世绘的表现手法,选择了台北的十二处地景进行描绘。作品中包含了以下主题,呈现了1920年代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风貌:[10][11]
- 《封面》
- 《新公园》[12]
- 《荣町通》[13]
- 《总督府夜景》[14]
- 《植物园》[15]
- 《大稻埕台北桥》[16]
- 《淡水河 观音山远望》[17]
- 《龙山寺》[18]
- 《从水源地眺望台北市街》(水源地より台北市街を眺む)[19]
- 《新店溪》[20]
- 《新店溪朝霞》[21]
- 《北投温泉》[22]
- 对应地点
-
新公园
-
荣町通
-
台湾总督府
-
台北植物园
-
台北桥
-
淡水河
-
艋舺龙山寺
-
台北水道水源地
-
新店溪
-
北投温泉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