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间性者权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的间性者目前在法律上对其身体完整性和身体自主权的保护方面以及在防止基于性别特征的歧视方面存在差距,近年来有很大的进步。
历史
丘爱芝于2008年成立了组织国际阴阳人组织(Oii-Chinese)的一个分会,作为台湾和华语世界中间性者群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倡导和支持团体。在2018年6月14日,监察院提出报告纠正卫生福利部及内政部长期忽略间性者人权问题,在报告中提出:“孙大川、高凤仙调查发现,出生时性征不明或不符传统两性区分之双性儿童,其父母时囿于出生登记之压力,再加上医疗指引欠缺,常有令儿童被过早进行“正常化”手术之情形。卫福部未能制定相关医疗指引或家长手册给予协助,恐致双性儿童有过早接受非必要手术之虞,侵害双性儿童身体健康权及基于人性尊严之个人主体权,违反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及宪法第22条规定,核有重大违失。”[1]。该报告要求政府机构解决与间性者权利有关的问题,例如过早的性别指定手术、出生登记和身份证明文件上的二元性别选择、缺乏间性者的统计数据以及缺乏对体育运动员的间性者友好政策。[2]根据该报告,间性者权利受到中华民国宪法平等条款的广泛保护。当前的《性别平等教育法》规定,必须尊重非常规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认同。除此之外,还没有专门针对间性者权利的反歧视法律。
Remove ads
身体完整性和身体自主权

法律禁止未经同意的性别指定手术
行政监管未经同意的性别指定手术
作为对监察院关于间性者权利的报告的回应,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于2018年10月发布了“卫生福利部未成年间性者之医疗矫正手术共同性建议原则”。[3]该指南禁止对12岁以下的任何人进行“非必要且不可逆转”的性别指定手术,除非有癌化或生理机能障碍情形。于12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允许性别指定手术治疗那些“有适应困难”的人,并需要由儿童内分泌科、儿童外科、儿童泌尿科及儿童青少年精神科组成的专业团队的批准。[4]在间性者成年人进行性别指定手术之前,也需要由专业团队进行评估。虽然国际阴阳人组织的发言人丘爱芝承认该指南不在法规中,但她对医生会遵守该官方指南表示乐观。[5]
性别登记和身份证明文件
如果新生儿的性别在出生证明上被标记为不确定,则户口登记处将要求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或进行染色体测试,以为孩子分配一种二元性别。随著孩子的成长,这可能导致性别认同问题。[2]
截至2019年6月,任何想要修改法律性别(只有男性和女性)的人(包括间性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已通过手术切除了“先天性”的生殖器。自2015年以来,放宽性别变更登记的尝试就一直停滞不前。[6]
政府于2018年宣布,将在计划于2020年末发布的新的嵌入芯片的国民身份证中纳入“性别友善”的措施。首先,身份证上不会明显示确性别。另外,身份证字号的第二位数字代表性别,目前为二元性(男性为“1”;女性为“2”)。将来,间性者和跨性别者都可以使用第三种性别选择(用数字“7”表示)。[7]外交部保证,护照上的性别信息应与身份证上反映的性别登记一致。[8]第三性别选项政策的细节尚未公布。
组织
台湾有两个著名的间性者倡导和支持小组:成立于2008年的国际阴阳人组织中文版和成立于2013年的台湾性别不明关怀协会。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