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菠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菠萝是指种植在台湾的一些菠萝品种,是台湾中南部重要的经济水果。2010年生产四十二万公吨,产值新台币七十亿[1],大部份内销,出口约占百分之五[2]到一成[3],当中出口到中国大陆的约占九成[4] 。


名称
菠萝在中华民国国语中又叫“凤梨”或者“黄梨”,在台湾与福建省又叫做“旺来”。因为香港吃到的菠萝大部份都由菲律宾进口,所以部份香港新闻媒体认为“凤梨”不等同于“菠萝”[5][6],并用“凤梨”泛指台湾出产的菠萝。台湾菠萝在科学上的分类,都是 Ananas comosus,同属一个种 (species),只是变种上有所差别,亦即是亚种之下,再低一级的分别。
历史
菠萝原产南美洲,十五世纪时美洲原住民传到中美洲,十六世纪尾传到中国、爪哇岛、菲律宾。台湾由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开始[7]在中南部的山地种植。台湾日治时期,日本人冈村庄太郎在高雄凤山县开工厂,开始制作凤梨罐头,是“凤梨事业”的开始[8] 。一九二二年由东南亚夏威夷州引入“开英种凤梨”,亦即“土凤梨品种”(“本土品种”,因为凤梨的引入,台湾本土凤梨原生生物种)[9]。台湾光复之后,中华民国政府更积极叫人研究栽培技术,鼓励农民加大种植面积,1970年代全盛时期[7],台湾外销凤梨罐头世界第一[9]。
种植
台湾大规模种菠萝主要集中在南投、嘉义、台南市、高雄与屏东等地;其中以台南关庙区、高雄大树区的菠萝最出名,另外如南投名间、嘉义民雄乡、屏东山间亦有名声[10]。
以“金钻凤梨”为例,春季的金钻凤梨最好吃。根据农政单位统计,台湾金钻凤梨种植面积有一万公顷,总年产量约五十万公吨,菠萝种入泥土后要十八个月才有收成,到了第十到十二个月,用乙烯催开花,结果之后,视乎情况,每年的三月左右,帮菠萝套上防晒袋,菠萝本身不需太多水分。泥土越瘦,品质越好[9]。
特色
台湾菠萝可以分成三大类 : 在来种(本地)、开英种(外来)与杂交种[11]。最出名的就是“金钻凤梨”,其实台湾菠萝有十八个“品种” ,金钻凤梨酸甜平衡,纤维细小,头顶的叶滑而平,没有锯齿,表面则较平滑[5] ,一开即食,不用浸盐水。
台湾菠萝“品种”,是由人工杂交培植出来,中华民国政府设有官方的实验室与农场[12],例如“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13],研究引入不同的品种,经过几十年的杂交培植而成。台湾菠萝“品种”,每种都有自己的编号[14][8][15] :
Remove ads
经济
根据2011年农委会统计数据显示,菠萝是台湾产量最大、产值最高的水果,一年产量超过四十万吨,产值高达 6743 百万新台币[17]。销售嘅途径有:出口,加工,内销[18]。由二〇一一年到二〇一三年之间,出口量增加了五倍[19],年出口量占年产量的比重由半成升至一成[20]。菠萝出口帮台湾赚了不少外汇市场。2020年新鲜菠萝出口 45621 公吨,其中 41667 公吨出口至中国大陆[21],自从2012年台湾的菠萝出口开始快速增长,出口至中国大陆的市场在两年内升了三倍[4]。到了2019年,外销的菠萝九成出口至中国大陆[22],中国大陆成为菠萝出口最重要的地方。菠萝产品其馀出口到日本,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澳门,比利时,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地方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一成[23]。
202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从同年3月1日开始暂停进口台湾的菠萝[24][25],说是因为台湾菠萝生虫(介壳虫总科),构成“生物风险”[26]。中华民国反驳称这纯粹是一个政治举动和手段[27][28]。大批菠萝无法出口,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在 FaceBook 上呼吁台湾人吃菠萝,撑农民[29][30],亦引发“外销产业链”过份单一化的讨论[31][21],有学者担心还有其他农产品会受牵连[32] 。有报导指出,禁台湾菠萝是为了推销广东菠萝[33],以及令外汇储备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34]。此后大批台湾菠萝出口至其他地方,例如新加坡[35],香港[36],澳洲[37],日本[38]。其中日本订了几万吨台湾菠萝,采购量创新高[39]。香港亦出现一阵购买台湾菠萝的热潮[40][41]。
Remove ads
另见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