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史䲡
中國春秋時期衛國大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史
生平
生卒年不详。史䲡是卫灵公时期的重臣,与公叔文子等大夫共事,[2]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记载吴国季札出使卫国时,曾称赞史䲡等人为君子。卫灵公曾向其询问政务。[3]灵公十分敬重史䲡,史䲡与国君意见不合而离开卫国时,灵公特意在郊外等了三天以召回史䲡;[4]灵公与妻妾共浴时看见史䲡,便匆忙接过衣服遮住身子。[5]
灵公重用男宠弥子瑕,史䲡认为弥子瑕是不肖之臣,数次向灵公谏言,希望其任用贤臣蘧伯玉。不久史䲡忧郁成疾,临死前交待其子不要把自己下葬,欲以此来“尸谏”卫灵公:“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生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而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6]后灵公参加史䲡的葬礼,得知史䲡的意图后,便听从其遗言,斥退了弥子瑕而重用蘧伯玉。[7][6]
评价
- 《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䲡不如盗也。”[注 1]
后世影响
考证
学者许兆昌经过考证认为卫国的太祝祝佗和史䲡为同一个人,但《论语》中对祝佗和史䲡二人的评价各有不同;学者王志平经过对名字音韵和史实的分析,认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史蒥问于夫子》里记载的史蒥和史䲡为同一个人,判定史䲡本为齐国人,属于齐才卫用的情形。[9]
注释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