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晋孝武帝
东晋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11月6日),字昌明,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东晋皇帝,在位时间是372年至396年。他是晋简文帝的第六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
生平
晋孝武帝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9月12日被立为太子,同日晋简文帝逝,继位时年仅十一岁。次年年号为宁康,由褚太后(堂兄晋康帝遗孀)摄政。
14岁时(376年)开始亲政,改年号为太元。当年他改革税收,放弃以田地多少来收税的方法,改为王公以下每人收米三斛,在役的人不交税。此外他在位期间大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和地位,史载他“威权己出”,扭转了东晋自晋明帝死后皇权旁落的局面。
384年后,晋孝武帝趁著前秦崩解的契机北伐,陆续收复了黄河以南的所有领土(包含河南洛阳及山东半岛),甚至刘牢之一度占领河北邺城。这使得390年代的东晋版图,达到了自东晋开始以来的最大值[注 1]。但是连年征战,遽增的兵役赋税使人民痛苦难当,既疲又怨[2]。
晋孝武帝即位初期由于税赋改革与谢安当国,被称为东晋后期的复兴;但是谢安死后司马道子当国,以及晋孝武帝北伐成功后开始嗜酒,“醒日既少”,连带导致“刑网峻急,风俗奢宕”的不良政风[3]。
根据《晋书》记载,396年11月6日,晋孝武帝由于对他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已经快要三十岁了,按年龄应该要被废弃了”,张贵人听到这话,心里非常愤怒。结果晋孝武帝喝醉酒后突然去世。[4]而更早成书的《宋书》表示晋孝武帝突然去世后,“许多人表示皇帝是被张贵人所杀”[5]。北宋时期成书的《资治通鉴》记载,在晋孝武帝开玩笑说要废除张贵人后,夜里张贵人趁晋孝武帝酒醉在消暑殿睡觉时,先用酒打发宦官们去休息,再命令婢女用被子将司马曜的脸蒙起来,将晋孝武帝活活闷死。事后,张贵人重金贿赂左右侍从,说晋孝武帝“因魇暴崩”[6]。11月30日,晋孝武帝葬于今江苏南京的隆平陵。
性格特征
孝武帝自幼年聪颖,他十岁时父亲简文帝崩逝,但他到了下午仍不去父亲遗体旁哭丧,侍从劝告他应按照礼节哭丧,他却回答说:“哀痛时就是哭丧的最好时机,哪里需要被常规礼节束缚呢?”宰相谢安对他的清谈义理颇为赞叹,认为他所掌握的精微义理,不下于其父简文帝。孝武帝亲政后将治国大权收归己手,很有君主的才干器量。但他年长后沉溺于酒色之中,将政务细节交给位居宰相的弟弟司马道子,常与道子一同饮酒酣歌。他晚年更通宵饮酒而睡到大白天,因此少有白日清醒的时刻。周遭缺乏刚正的大臣规劝,因此没法改正嗜酒缺失。[7][8][9]
后世评价
- 唐代房玄龄于《晋书》评论说:“太宗晏驾,宁康(按:以年号代称晋孝武帝)纂业,天诱其衷,奸臣自陨,于时西逾剑岫而跨灵山,北振长河而临清、洛;荆、吴战旅,啸吒成云;名贤间出,旧德斯在:谢安可以镇雅俗,彪之足以正纪纲,桓冲之夙夜王家,谢玄之善料军事。于时上天乃眷,强氐自泯。五尺童子,振袂临江,思所以挂旆天山,封泥函谷;而条纲弗垂,威恩罕树,道子荒乎朝政,国宝汇以小人,拜授之荣,初非天旨,鬻刑之货,自走权门,毒赋年滋,愁民岁广。是以闻人、许荣驰书诣阙[注 2],烈宗知其抗直,而恶闻逆耳,肆一醉于崇朝,飞千觞于长夜。虽复‘昌明’表梦,安听神言?[注 3]而金行颓弛,抑亦人事,语曰‘大国之政未陵夷,小邦之乱已倾覆’也。属苻坚百六之秋,弃肥水之众,帝号为 ‘武’,不亦优哉!”
Remove ads
家世
Remove ads
影视形象
注释
- 《晋书‧司马道子传》:于时朝政既紊,左卫领营将军会稽许荣上疏曰:“今台府局吏、直卫武官及仆隶婢儿取 母之姓者,本臧获之徒,无乡邑品第,皆得命议,用为郡守县令,并带职在内,委事于小吏手 中;僧尼乳母,竞进亲党,又受货赂,辄临官领众。无卫霍之才,而比方古人,为患一也。臣闻佛者清远玄虚之神,以五诫为教,绝酒不淫。而今之奉者,秽慢阿尼,酒色是耽,其违二 矣。夫致人于死,未必手刃害之。若政教不均,暴滥无罪,必夭天命,其违三矣。盗者未必 躬窃人财,江乙母失布,罪由令尹。今禁令不明,劫盗公行,其违四矣。在上化下,必信为本。昔年下书,敕使尽规,而众议兼集,无所采用,其违五矣。尼僧成群,依傍法服。五诫粗法,尚不能遵,况精妙乎!而流惑之徒,竞加敬事,又侵渔百姓,取财为惠,亦未合布施之道也。”又陈“太子宜出临东宫,克奖德业”。疏奏,并不省。中书郎范甯亦深陈得失,帝由是渐不平于道子,然外每优崇之……道子既为皇太妃所爱,亲遇同家人之礼,遂恃宠乘酒,时失礼敬。帝益不能平,然以太妃之故,加崇礼秩。博平令吴兴闻人奭上疏曰:“骠骑谘议参军茹千秋协辅宰相,起自微贱,窃弄威权,衒卖天官。其子寿龄为乐安令,赃私狼藉,畏法奔逃,竟无罪罚,傲然还县。又尼姏属类,倾动乱时。谷贱人饥,流殣不绝,由百姓单贫,役调深刻。又振武将军庾恒鸣角京邑,主簿戴良夫苦谏被囚,殆至没命。而恒以醉酒见怒,良夫以执忠废弃。又权宠之臣,各开小府,施置吏佐,无益于官,有损于国。”疏奏,帝益不平,而逼于太妃,无所废黜。
- 《资治通鉴》卷107:琅琊王道子恃宠骄恣、侍宴酣醉,或亏礼敬。帝益不能平。欲选时望为藩镇以潜制道子,问于太子左卫率王雅曰:“吾欲用王恭、殷仲堪何如?”雅曰:“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仲堪谨于细行,以文义著称。然皆峻狭自是,且干略不长;若委以方面,天下无事,足以守职,若其有事,必为乱阶矣!”帝不从。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