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合肥县

安徽旧县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合肥县
Remove ads

合肥县中国名,部分文学作品中称合淝县。西汉时,已有此县。县城有过多次迁移,管辖区域覆盖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市区全域、肥东县全域、肥西县全域和长丰县南部。

事实速览 合肥县 合淝县, 国家 ...
Thumb
清朝合肥县县城图

合肥县的始置时间没有明确记载。一说始建于秦朝[1],一说始建于西汉武帝年间[2],东晋年间于此侨置汝阴县,隋复名为合肥县

1949年1月21日,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第四支队一大队占领合肥县城。随后,中共政权将合肥县分为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寿合县三河县(市)[3]。合肥县做为中华民国公告疆域行政区划中的县份留存至2005年。

Remove ads

县名由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4]

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5]

历史

战国时期,其地为楚国辖区。秦灭六国,实行郡县制。一般认为,此时置合肥县。如明朝杨循吉称:“《春秋·鲁哀公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庐近地也。秦并六国,置九江郡,庐以列城为合肥县[6]:44。”

西汉承袭制,仍设合肥县[6]:45县城在今庐阳区东汉光武帝时,以合肥县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州治[7]。自古以来,合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孙吴两势力曾于此交战,是为五次合肥之战,孙吴均败。

西晋淮南郡东晋汝阴县南北朝期间曾在此设南豫州合州南汝阴郡等州郡。初复改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沿旧制,唐末至五代十国在此先后设德胜节度使保信节度使为庐州治所与淮南西路转运司安抚司驻地,南宋时期,合肥是抗金前沿。庐州路治所与淮西道宣慰司、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驻地。明为南京六部直隶庐州府治。清为江南省安徽省庐州府治。

康熙年间,江南分省安徽省在此后逐步成型。太平军攻占省会安庆后,安徽巡抚衙门迁到合肥县。1912年,全国废府,庐州府废,合肥县直辖安徽省

1938年春,安庆沦陷,临时省会迁至立煌县(今金寨县)。民国34年(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省会由立煌县迁驻合肥县。

1949年1月21日,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第四支队一大队从东门进入合肥县城。22日,成立合肥市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3]

Remove ads

面积、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面积 ...

历代分级

更多信息 朝代, 考语 ...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