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氏后颌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氏后颌䲢学名Opistognathus gilberti),又名吉氏后颌鱼辐鳍鱼纲鳚形目后颌鱼科后颌䲢属下的一个种[1],分布于中西大西洋加勒比海巴哈马牙买加波多黎各等海域,深度27至55公尺,本鱼体细长,扁平,逐渐变细,头大呈球状,眼大而高,前鼻孔为短管状,无卷须,口端大,延伸至眼后,上颌后部直,明显膨大,呈方形,颌齿犬齿状,锄骨具小齿,尾圆,短于头,为体长的19-30%,侧线仅出现在身体前半部,雌鱼头部和身体深蓝灰色,眼黄色;头顶眼后方有一条黄色横带,鳃盖上有一个大的倾斜黄色斑点,侧线上有一个黄色条纹,背鳍和臀鳍深蓝灰色,中央有一条黄色条纹,尾鳍黄色,边缘为蓝灰色。雄鱼头部和身体蓝灰色,后部颜色更深,腹部下面为白色,头嘴周围和眼睛下方和后方有蓝色斑点,眼睛黄色,头顶眼后方有一条黄色横带,鳃盖上有一条黄色横带,上颌内壁和相邻的膜颜色较浅,背鳍、臀鳍和腹鳍白色,背鳍第3、第4硬棘上有一个明显的黑斑,背鳍硬棘11枚、背鳍软条12-14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13-14枚,体长可达6.4公分,栖息在砾石底质的陡峭礁坡海域,雄鱼会筑巢及口孵鱼卵,属肉食性,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生活习性不明。

事实速览 吉氏后颌䲢,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