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田兼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田 兼正天文14年(1545年)?-天正14年1586年),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通称右京,为立花家臣。

事实速览 吉田兼正, 时代 ...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生平

出自

吉田氏为藤原氏的末流,代代居住京都。先祖吉田式部太辅兼贵于应仁・文明之乱时期为避战乱而移动至九州,天文16年(1546年)在丰后受到大友义鉴的保护。 兼正之父吉田兼晟(吉田图书助)于永禄年间(1558年~1570年)被配属于大友家臣户次鉴连(立花道雪)旗下[4][5]

早期经历

兼正随主君道雪转战各地,获赐道雪剃发前之名“鉴连”的连字,改名“连正”。兼正最初受命处决罪人获三町俸禄[6]。后受领共八町俸禄[7]

永禄10年(1567年)8月,兼正随道雪参加讨伐秋月种实的作战。9月3日,大友军阵中传来毛利军来攻的流言,大友军势因此准备撤退动作,秋月种实见机引兵一万二千往南打算奇袭道雪,但是道雪一早察知率所部3千兵做迎击态势并设置虚旗,以小野镇幸由布惟信各领5百骑兵为先锋、竹迫连种[8]绵贯吉兼[9]京都光兼[10]安东秀继[11]等二百足轻兵以弓铁炮分左右二队迎击并以三方包夹,小野及由布各身负七处刀伤仍追击秋月先锋军内田善兵卫实久和问注所鉴景[12]至三町远,中备户次镇连[13]率6百余骑更突崩秋月军中备的绫部骏河守5千骑,虽然问注所鉴景一度重整2千兵攻击道雪于休松的本阵,十时惟忠此时因流弹而战死,而在道雪本阵的吉田兼正、海老名秀节5百骑兵力和殿军内田镇家、堀祥[14]6百馀骑奋力反击,并且秋月种实此时见到道雪所摆之嘘旗误以为大友援军来袭,并且吉弘、臼杵两军也进攻了古处山城,种实不得以只能撤退[15][16]

永禄11年(1568年)2月,立花山城主立花鉴载受到毛利元就策反再次反叛大友家,筑前与力众的荐野宗镇此时为了贯彻对大友家的忠义不支持鉴载的行动,遭其杀害[17],后荐野、米多比一族率兵投靠了道雪。 鉴载则于4月6日迎来毛利家的清水宗知[18]8千馀人和军船百馀艘,更联合原田隆种[19]原田亲种父子与高桥鉴种家臣卫藤尾张守约1万人于立花山城,4月24日道雪与吉弘鉴理、臼杵鉴速、志贺亲守3万馀人包围了立花山城及其白岳、松尾等7处城、砦,于7月4日大友军强攻立花山城,道雪一军在攻略其支城松尾城时,于立花山崖上的不利地形苦战,先锋高野出云、十时惟次[20]负伤,道雪因而挺进前线激励了家臣户次镇直[21]户次镇时[22]、十时惟次、十时惟由[23]由布惟定[24]、高野出云、小野镇幸足立连安[25]、吉田兼正、原尻镇清竹迫鉴种[26]讨取了敌兵28人。当晚因为道雪的调略而令立花家臣野田右卫门大夫[27]背叛为内应引道雪军入城,户次统春[28]十时惟道臼杵镇氏[29]池边永晟等奋战生捕安武民部,原田亲种、清水宗知、卫藤尾张守不敌逃至立花山城西南边海岸的名岛城[30][31][15]

永禄12年(1569年)5月18日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率毛利军4万馀于立花山城下再次出战,道雪、吉弘鉴理臼杵鉴速则率兵1万5千分三队为先锋于多多良滨布阵,之后配置了约2万的大友军力与之对峙,双方激战期间,道雪冲阵斩财满越前守等十馀人并击败吉川元春先锋楢崎信景之际遭到香川春继以弓箭反击不得前进,且吉川元春以铁炮攻势横击而不得不撤退,虽然大友军此时处于劣势接近战败,但随后道雪见到小早川隆景率吉见正赖尼子元秋移军长尾一地整军时的阵形空隙,先以8百人铁炮队密集射击后自身拔刀乘马单骑[32]率先冲入敌阵营中,紧跟著道雪的家臣团也一拥而上[33],毛利军此时无法抵挡被冲退三町距离导致毛利军全线撤退回立花山城下各营寨,大友军也因吉川元春的攻势战损3~5百兵极度疲劳无法再进行攻势而撤退往博多本阵[30][34][35][36][37][38]

参战立功

元龟2年(1571年)5月,主君立花道雪奉大友宗麟之命转封筑前立花山城形式上继承立花氏,而兼正亦跟随前往筑前。天正6年(1578年)大友家于耳川之战大败于岛津家,使得大友家逐渐式微,筑前国人如秋月、原田、宗像、草野等再次大规模反叛。天正7年(1579年)3月16日到18日,秋月种实出阵至八岳,宗像、原田等出兵聚集,为此道雪派家臣小野镇幸、米多比镇久、刃连孙九郎、野上连贞、吉田兼正、原尻镇清、由布惟信、由布惟次[39]竹迫鉴种竹迫连种十时惟由等家臣出战,在刃连孙九郎的突击与野上连贞奋勇战死之下,立花军合作驱敌击败秋月军[40]

天正9年(1581年)11月12日,立花山城东北方的宗教豪族宗像氏贞,其部分家臣不满早先将部分领地作为色姬[41]的嫁妆给了立花,趁立花军一面出战秋月军(润野原之战),一面以由布惟信、荐野增时、小野镇幸、立花镇实内田镇家足立连安十时连秀安东连忠等立花家臣8百兵前往运输兵粮不足的筑前东南边境的鹰取城时,联合秋月军于13日半路偷袭(小金原之战,立花家称清水原之战),此战中立花家诸将各别讨取众多敌方将领,兼正虽身负鑓伤仍奋战不懈[42]。最后在由布、小野、荐野、内田、十时等立花家臣以背日光于高处下山冲阵等兵法上正确的判断,宗像方大败,将领吉田贞辰、石松秀兼等人皆被讨取殆尽,此战形同宗像氏贞的背叛而触怒了道雪,两家之间的同盟因此破裂[43][44][45][46][47][48][49][50][51][52][53][54]

天正10年(1582年)10月2日,秋月种实又趁隙攻下绍运领地的米之山城,绍运迅速出兵于当日随即对战秋月军夺回了米之山城,道雪派吉田兼正[55]援助绍运,追击讨取2百馀人[56][57][58]。约于此时,道雪与其继承者的少主统虎(立花宗茂),连署给与兼正五町俸禄[59],之后又依兼正历年功绩给到十二町的俸禄[60]

天正12年(1584年)4月12日,筑紫广门又率军侵攻御笠郡,道雪与绍运反击至筑紫家领地的武藏城下,道雪家臣吉田兼正[61]、后藤连种、佐藤次郎三郎等率其部众力战冲锋陷阵,绍运又分2千兵为三队进行横击,筑紫军战败退入城中[62][63]

3月,因龙造寺隆信于冲田畷之战对上岛津军战败身死,大友家为此趁机出兵想夺回筑后,以宗麟次子大友亲家、三子大友亲盛率丰后大友军7千人进攻筑后猫尾城的黑木实久[64],实久则联合龙造寺军共2千馀人在猫尾城与高牟礼城笼城抗战,经过了一个月大友军仍然无法攻落,大友家第二十二代当主大友义统为此要求道雪与高桥绍运出兵,两军于8月14日集结于宝满城下的高雄山进行军议,于18日夜间以绍运2千人为先阵、道雪3千人为后阵以强行军的态势从宝满城下的吉木一地往筑后方向出发。

绍运在渡过筑后川击灭秋月家武将芥田兵库50馀人后(田主丸町・片濑、惠利渡口・石垣表之战)与道雪越过耳纳连山及尚未整备道路的筑后鹰取山等极度曲折险峻的山路,以由布惟信为殿军,在狭窄的山道途中又遭到伏兵以铁炮狙击,道雪也以弓、铁炮反击,此时绍运以擅长铁炮狙击的家臣市川平兵卫反狙击令道雪脱离险境,但伏兵仍攻击殿军的由布惟信、立花统春、立花成家、立花家治[65]、堀治[66]、后藤连种、福有亲久[67]、吉田兼正、安倍亲常[68]等将殊死防守,道雪为此通知绍运而敲响回军的鼓声,此时军师大桥京林出计策,先在坂道高处朗诵歌谣整军列队,然后出其不意的冲往下坡攻击,敌兵遂因此逃去[69][70][71][72]。此战兼正讨捕秋月方武将桑野藤九郎又获得战功感状[73]

Remove ads

岩屋义战

天正13年(1585年)9月11日,道雪病逝于筑后高良山下北野军阵中,兼正等立花家臣撤退回立花山城继续侍奉少主统虎[74]

天正14年(1586年),岛津家以统一九州之势北攻九州的大名和豪族,当地的大友家和龙造寺家先后于“耳川之战”和“冲田畷之战”败于岛津家,导致依附其下的九州国人豪族皆陆续向岛津家投诚。在龙造寺家降服于岛津家以后,大友家也逐渐出现叛臣,最后大友家剩丰后筑前领地与岛津家对抗;此时筑前岩屋城的守将是与立花道雪被赞誉为“大友双壁”的高桥绍运,面对岛津家5万军力围攻,他以约700馀兵力抵抗。高桥绍运在拒绝生子高桥统虎立花宗茂)一同于立花山城笼城的建议后,持续在岩屋城准备抵挡岛津军的攻势。吉田兼正以及约20数名武士自愿前往岩屋城支援,统虎为表示感谢而给予他一把信国腰刀[5];兼正于出发前说道:“为尽武士的本分,能报答国家的,便是‘义’了”[75]

原先高桥绍运打算拒绝以吉田兼正为首的40馀名立花援军,并希望他们回防立花山城[76],吉田兼正表示:“我们是被绍运公赴死之义所感,所以才来支援,绍运公您应能体会我们的心情的!”高桥绍运接受以后令兼正等人和家中头号将领萩尾治种[77]一同守卫岩屋城的二重橹。高桥军持续抵抗岛津军的攻势,令其死伤共4千5百27人,并延迟其攻势约半个月,高桥绍运以下的家臣连同吉田兼正所率40馀人全员阵亡[78],岛津军亦动容[75][79]

之后,立花宗茂在谈起吉田兼正时,对其评价为“不畏艰险,拥有超乎常人义理之人”,在谈起他时皆流泪[80],也对兼正的子孙提供良好待遇;自吉田兼正之子吉田成兼以后,吉田家子孙代代担任中老之职,领有四百石俸禄[4][81]。成兼亦于成年后担任物头役,于庆长5年(1600年)9月13日的大津城攻略战中立功[82]

Remove ads

注释与引用资料

资料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