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同孚洋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同孚洋行(Olyphant & Co.)[1] 是一个在19世纪活跃于中国的美资洋行。该公司开始时在广州参与“旧中国贸易”,后来扩展到其他国家,包括英国,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后,同孚洋行因在秘鲁的业务而导致公司于1878年倒闭。
历史
早在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同孚洋行成立于广州,由大卫·奥利芬在他的老雇主破产以后创建。[2] 同孚洋行开始时在广州参与“旧中国贸易”,从事丝绸、地毯和花式物品贸易[3],设于广州十三行的广源行(美国馆)[4]。由于奥利芬强烈反对鸦片贸易,同孚洋行是仅有的不从事鸦片走私的大型洋行之一。[5] 该洋行因其反鸦片立场而被称为“锡安之角”(Zion's Corner)。[6] 在接下来的30年里,同孚洋行在与琼记洋行、旗昌洋行等其他贸易商的竞争中继续发展,陆续在 香港、上海、福州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设了办事处[3]。
大卫·奥利芬的儿子罗伯特·莫里森·奥利芬于1858年重组公司后,[8] 在1870年代,合伙人奥古斯都·艾伦·海耶斯提议与怡和洋行和琼记洋行合作,修筑吴淞与上海闸北区之间的吴淞铁路[9]。
同孚洋行拥有数艘飞剪式帆船,用于将茶叶和丝绸从中国运送到美国:[2]
- 威廉·罗曼号(1850)
- 野鸽号(1851)
- Tinqua (1851)
- 野鸭号(1852)
倒闭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该公司减少了对中国产品的兴趣,转向与秘鲁政府合作经营硝酸钠生意。作为与秘鲁生意的延伸,同孚洋行同意用船只从中国运送劳工。[3] 同孚洋行在秘鲁业务的损失导致其在1878年末破产[3]。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