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
日本語的正寫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是日文的正写法,以同音通假为方法,凡《当用汉字表》外的字,都以同音且通假的当用字替代(日语:書き替え・書き換え)。国语审议会于1956年(昭和31年)7月5日公布该方案,为业界出版文字的指引,其中包括同音异义语、同音异形词。
简介
根据1946年(昭和21年)的《当用汉字表》,凡是《当用汉字表》表外的字,都得用其他方式替换,可以别的词汇替代,或仅把词中的表外汉字(日语:表外字、ひょうがいじ)转为假名。[1]然而,用其他的词,则词不达意,甚或会使文意冗赘,而转写为假名又不符合阅读习惯。相反,同音通假更为直接便利。最初,出版界、各新闻社各自为政,各有词形的标准,使社会用字混乱。于是,国语审议会就制定了的标准,以同音通假为计,并规范词形,从而得出《同音汉字书写规则》。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分别规定了“代用字”、“代用语”。代用字,指以同音的当用汉字而通假词中的表外汉字。譬如,“稀”是表外汉字,所以,本作“稀少”、“稀薄”的两个词,都得改为“希少”、“希薄”。如此类推,以“希”为“稀”的代用字,并取代熟语中的“稀”字。但是,有的代用字仅限于某些词组,这便是“代用语”,如:
- 【訣】
- 可变:“訣別” → “決別”
- 不可:“秘訣” → “秘決”
- 【澱】
- 可变:“沈澱” → “沈殿”
- 不可:“澱粉” → “殿粉”
- 【撥】
- 可变:“反撥” → “反発”
- 不可:“撥音便” → “発音便”
- 【顚】
- 可变:“顚倒”“動顚” → “転倒”“動転”等
- 不可:“顛末” → “転末”
- 【綜】
- 可变:“綜合” → “総合”
- 不可:“錯綜” → “錯総”
其外,“甚”、“磨”、“妄”本是表外汉字,且已有了代用字,如:
- “蝕甚” → “食尽”、
- “研磨” → “研摩”、
- “妄動” → “盲動”,
后来常用汉字表却收录了以上三字,如今又书写原字。其实,日本新闻协会、学术用语集也有非官方的同音替代语,并且已经广泛于坊间。
同音通假罕用于人名、专有名词,但“満洲”一般表记为“満州”(“洲”是表外汉字)。其实,替代语也有用于仍未采用的词语中,诸如“叮嚀”、“意嚮”、“蹶起”、“媾和”、“銓衡”、“繃帯”等。可是,“下剋上”、“古稀”、“玉石混淆”、“車輛”、“漁撈”、“鈑金”之类,本应按照规范的术语,却仍然见于文学作品中。而类似“燻製”的词语也仍未按照规范写法。近年来,“障害”中的“害”字受人避讳,某些地方政府并将其转为假名,即“障がい”。然而,反对假名通假的人(如佐贺县的知事古川康)则提议收录“碍”字到常用汉字表,并书为“障碍”。
对此,文化审议会则否决了提案,原因为“提出者理由中有事实错误”。2009年12月,“残障者制度改革推进本部(障がい者制度改革推進本部)”和文化审议在内阁府中讨论了在公文中采用“障碍”一词与否,且又提议了收录“碍”字到《常用汉字》。
Remove ads
替换之例
以下是1956年国语审议会发表的同音替换词。
以下未在国语审议会报告中提及,为民间类推写法。
以下是在国语审议会报告中尚未规定的替代词,常见于新闻界、学术用语集以及一般场合中。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中有不少字认为是本来的错误写法。此外,虽然许多当用汉字内的熟语以同音替代词的写法标记,而也有特例,如“旱魃” → “干魃”(“干ばつ”)、“稀覯” → “希覯”等转写,从未在报告中提及过。
Remove ads
替换而混同的同音异义词(范例)
- “掩護”和“援護”
- 掩護是在敌人的攻撃下保护队友的行动,如“―射撃”
- 援護是救助处于困境的人,如“被災者を―する(救助受灾者)”
- “徽章”和“記章”
- 徽章是表明身分、资格、所属团体而附在衣服、帽子上的物品。“制帽の―(学生帽上的徽章)”
- 記章是发予给参加活动的有关人士的纪念物,如“従軍―”
- “綺談”和“奇談”
- 綺談指有趣又精辟的谈话。
- 奇談指异乎寻常的故事,如“珍談―”
- “教誨”和“教戒”
- 教誨是受刑者的教育,如“―師”
- 教戒(教誡)是告诫的意思,在口语中几乎不用。
- “昏迷”和“混迷”
- 昏迷是迷惘且不知所措的意思。又是医学术语,指有意识而对外部刺激没有反应的状态。实际上第一项意思极其少用,一般仅作为医学术语。
- 混迷指难以理解、真伪莫辨,如“―する政局(混乱的政局)”
- “蒐集”和“収集”
- 蒐集指收藏,如“切手の―(收藏邮票)”
- 収集仅指收集的动作,如“ごみの―(垃圾收集)”
- “情誼”和“情義”
- 情誼指真心实意,如“―に厚い(情深谊长)”
- 情義指人情义理,如“―を欠く(欠人情)”
- “牆壁”和“障壁”
- 牆壁仅指墙壁。“防火―(防火墙)”
- 障壁指阻碍行动的东西,主要是抽象概念,如“関税―(关税壁垒)”
- “棲息”和“生息”
- 棲息指栖息在某种场所。生物学中用于动物。“猿の―地(猴的栖息地)”
- 生息指生活、生存。生物学中用于植物。“都会に―する(生活在都市)”“高山に―する植物(生长在高山上的植物)”
- “洗滌”和“洗浄”
- 洗滌指洗得十分干净,又指用水或薬剤等洗涤。“洗滌”本来的读音是“せんでき”,而惯用读法是“せんじょう”,具体例子:“胃を―する(洗胃)”
- 洗浄指佛教中身心的洗濯,少用词。
- “尖端”和“先端”
- 尖端指尖锐物体的尖端,又指时代或流行事物的开始。“錐(きり)の―(锥尖)”“岬の―(海角)”“時代の―(时代的前奏)”“流行の―(流行前奏)”“―技術(尖端技术)”
- 先端指长的物体的前端。“棒の―(棒的前端)”
- “破毀”和“破棄”
- 破毀是法律用语,指高级法院承认上诉成立而取消原判。如“原判決を―する(取消原判)”
- 破棄指破坏、抛弃。又指契约、协议等的单方面消除“書類を―する(毁弃资料)”“契約を―する(取消契约)”
- “哺育”和“保育”
- 哺育指动物哺育下一代。
- 保育指保护、养育婴幼儿。“―園”“―器”“―所”
- “妨碍”和“妨害”
- “厖大”和“膨大”
- 厖大是形容词,指数量或规模大。“―な計画(宏大的计划)”“―な予算(庞大的预算)”
- 膨大是动词。“予算が―する(预算增多)”
- “椿事”和“珍事”
- 椿事是意料之外的大事,如“春先の―(早春的意外事件)”
- 珍事指罕见、异常的往事,如“前代未聞の―(未曾听闻的怪事)”
替换前已有的异形词
以下词语在规范前已有异型词,后来凡词中有表外汉字,都以原含表内汉字者为准。
- 饑餓 → 飢餓:“饑”含“飢”义。
- 障碍 → 障害:汉字圈以内,“碍(礙)”、“害”音义不同,故不用“障害”一词,“障害”唯日本独有。
- 歎願 → 嘆願:“歎”通“嘆”。
- 磨滅 → 摩滅:战前已通用。
对新词的影响
譬如,“姆”义为“乳母”,本有“保母”、“保姆”之分,后以“母”代“姆”,而从事同类职业的男性,则称为“保父”,从而衍生出了“父”的对立。在日本,现在的职称凡有阴阳之分,多改取中性者,如“保母”、“保夫”已经统称为“保育士”了。
《改定常用汉字表》的影响
文化审议会于2010年6月,在《改定常用汉字表》中追加了196字。其中“臆、潰、毀、窟、腎、汎、哺、闇”八字,增至《同音汉字替代词》。唯“闇”字特别处理,转写为片假名“アン”。而余下7字,则规范了与其相关的13个词组。《同音汉字替代词》之增,仅为配合《当用汉字》而变动。至于当前的《常用汉字》、《改定常用汉字》,均以“目安”为准,即满足一般的阅读需求。此外,更避免了不宜同音假借的词组。
- 【臆説 → 憶説】“臆”字的词例有“臆説”,注释了〈「憶説」とも書く。〉一句,译为“又写作‘憶説’。”
- 【臆測 → 憶測】“臆”字的词例有“臆測”,注释了〈「憶測」とも書く。〉一句,译为“又写作‘憶測’。”
- 【潰滅 → 壊滅】
- 【潰乱 → 壊乱】
- 【肝腎 → 肝心】“腎”字的词例有“肝腎”,注释了〈「肝心」とも書く。〉一句,译为“又写作‘肝心’。”
- 【決潰 → 決壊】
- 【広汎 → 広範】
- 【全潰 → 全壊】
- 【倒潰 → 倒壊】
- 【破毀 → 破棄】
- 【哺育 → 保育】
- 【崩潰 → 崩壊】
- 【理窟 → 理屈】
其中包括战后已用的词组,如以上“憶説”、“憶測”、“広範”三词。而“破毀·破棄”、“哺育·保育”则是不同的词语。馀下的八词,早已有之,不是新造的。
Remove ads
与简化字一致的词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中部份替换词和中国大陆的简体字写法一致。
* 闇 → 暗 * 廻 → 回 * 禦 → 御(「制禦 → 制御」、「防禦 → 防御」) * 兇 → 凶 * 嚮 → 向(「意嚮 → 意向」) * 絃 → 弦 * 倖 → 幸 * 剋 → 克(「下剋上 → 下克上」、「相剋 → 相克」) * 颱 → 台(「颱風 → 台風」) * 煖 → 暖(「煖房 → 暖房」、「煖炉 → 暖炉」) * 註 → 注 * 牴 → 抵(「牴触 → 抵触」) * 觝 → 抵(「觝触 → 抵触」) * 慾 → 欲
类似个例
对华影响
近代以来,华语借用了大量的和制汉语,包括以代用字书写的,且此类舶来词都不书以原词形,直接照搬而用。以下为汉语中常见的代用字词形。例如: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