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吕居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吕居永(1926年8月—2023年3月7日),山西泽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吕居永于1943年加入八路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随长江支队南下进入福建,历任中共福安县委副书记、寿宁县委书记等职,1972年赴圭亚那任水稻专家组组长[1],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连江县委书记、古田县委代书记,宁德地区副专员、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代表和福建省人大常委等职[2],1993年退休后仍时常参加政治事务。2023年3月7日病逝于福建福州。[3]
Remove ads
生平
民国15年(1926年)8月,吕居永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县后河村(在今晋城市泽州县南岭镇境内)的一个农民家庭。民国32年(1943年)10月,17岁的吕居永参加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活动的八路军,隶属于晋城县独立营1连2排5班,并随军活动于太行山区。民国34年(1945年)6月,吕居永作为八路军第386旅20团3营1连的通讯员参加了上党战役,在攻打长治老爷山的战斗中负伤,翌年2月离开军队,回乡任后河村民兵队队长。[3]
民国35年(1946年)9月,吕居永加入中国共产党[4]。民国37年(1948年)3月,吕居永调任李沟村(在今泽州县南岭镇)武装委员会主任,7月升任晋城县第七区武委会干事,负责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晋城的支前工作[3]。翌年3月,在中共中央的号召下,吕居永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参与新解放区的接管工作。[1][4]
1949年8月,吕居永随军抵达福建,被分配到福安专区工作,先后担任中共福安县甘棠区委书记[5]、中国共青团福安专区委员会书记[3]和中共福安县委副书记[6]等职,在接管政权的初期,吕居永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在地方的建党建政、土地改革以及剿灭土匪及国军残余势力等工作[4]。其后,吕居永被调往寿宁县,任中共寿宁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63年8月升任中共寿宁县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中共寿宁县委书记)[7]。在寿宁任职期间,吕居永在全县的行政村开展了大规模考察,任内实现了将全境的乡级行政区皆通上公路,亦在寿宁境内主持建设了茶园和水电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寿宁县的经济发展。[3][4]

1972年7月,吕居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委派到甫建交的南美国家圭亚那工作,在当地担任水稻专家组组长,率领中国专家组指导圭亚那农民学习水稻种植技术[5]。吕居永在圭亚那工作的约四年间,当地水稻产量自亩产100余斤提升至亩产300余斤。在援外工作结束前后,吕居永团队受到了圭亚那政府的感谢,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表彰。[1][4]
在圭亚那的旅外生涯结束后,吕居永回国重新担任公职,1977年11月被委任为中共连江县委书记兼连江县革命委员会主任[8],1978年还暂代了8个月的中共古田县委书记[9]。在连江县任内,吕居永组织实施了大官坂海堤围垦工程,该工程被认为是当时福建省内最大的围垦工程[4]。1980年,吕居永卸任连江的党政职务,升任宁德地区地委副书记、副专员。[3][10]
1983年4月,吕居永升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在任内,吕居永将中国共产党在宁德一带的活动历史进行了整理,经曾志、习仲勋等人向福建省委、中共中央申报、协调后,中共中央重新认定闽东革命根据地为苏区(此前中共中央将中共在闽东的活动区域认定为游击区)[3]。此外,吕居永主持了周宁芹山水电站以及宁德飞鸾岭隧道、三都澳港口等的开发工作[4]。1988年4月,吕居永卸任宁德地委书记,由习近平接任。[10][11]
Remove ads
1994年4月,吕居永参与筹建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先后任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常务副会长等职。在离休期间,吕居永时常赴闽东山区调研,个人捐献了约18万元人民币用以资助贫困学生[12]。晚年,吕居永还曾任福建省长江支队研究会第一届会长和第二届、第三届名誉会长,致力于填补长江支队及福建省委的历史[1][13]。2023年3月7日20时37分,吕居永在福建省立医院的ICU病房中去世。[4][14]
家庭

吕居永的妻子是黄荔容,1928年出生,早年参加中共组织的地下游击队,退休前是宁德市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两人育有一子吕卫宁[15],以及女儿吕改秋、吕小梅等。[12]
身后
吕居永病危时,交代其子不要搞任何仪式,但在他去世后,他的家人还是在3月9日举行了从简的遗体告别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原福建省委领导于伟国等人以及福建省、宁德市的中共党委、政府和政协,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的长江支队研究会为吕居永送来了花圈。[14][15]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