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吴王夫差矛

湖北省博物馆藏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王夫差矛
Remove ads

吴王夫差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马山五号楚墓出土,是春秋末期夫差的专用武器,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Thumb
吴王夫差矛(春秋晚期,江陵马山5号墓出土)
Thumb
吴王夫差矛,湖北省博物馆馆藏

形制

夫差矛长29.5厘米,最宽为5.5厘米。[1]青铜铸造,身两面有黑色暗花。后世“长枪”源自于吴王夫差矛的形式。夫差矛身中间起脊,内中空,其中戟成三菱型,矛头上有两个血槽,血槽主要功用为减轻矛身重量,同时工字形血槽结构可以强化矛头的强度,让矛头不易弯曲,此一设计让吴王夫差矛在作战时,能够反复刺敌和拔出。血槽末端都有兽首,而其兽首象征吴王夫差矛雄壮威武,此外血槽上有吴王夫差亲自雕刻之经文。此外吴王夫差矛有著细腻设计,在前头绑著丝璎,丝璎主要功用为挡血,当矛刺向敌人使鲜血溅出时,丝璎可以吸收溅出的鲜血,使鲜血不会流到矛身矛柄,减少使用者使用矛出现手滑的状况。

铭文

夫差矛身靠近骹部刻有鸟篆铭文八字“吴王夫差 自乍(作)甬(用)鈼(鈼为矛属刺兵器)”。

参见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