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告罗士打酒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告羅士打酒店
Remove ads

告罗士打酒店(英语:Gloucester Hotel)是香港昔日的一座高级酒店,位于中环德辅道中毕打街交界,1932年建成,1982年重建为置地广场上盖的告罗士打大厦[3]

事实速览 告罗士打酒店, 别名 ...
Thumb
告罗士打酒店面向德辅道中电车道)立面
Remove ads

历史

告罗士打酒店于1932年建成,是当年港岛最高建筑物[4],前身分别为颠地洋行开埠初期至1867年)[5]及遭大火烧毁的香港大酒店北翼(1868至1926年)[6]

1962年,钟楼被台风温黛吹毁而需要修补[7]。随着文华东方酒店于1963年落成,告罗士打酒店同年结业并转型为写字楼,1965年后更名为告罗士打行Gloucester Building[8]

1974年,为配合兴建地铁中环站[5]香港置地宣布兴建置地广场的计划,需要拆卸告罗士打酒店重建。告罗士打酒店遂于1976年拆卸。

建筑特色

  • 地下至一楼的列柱构成回廊[9],并保持昔日香港大酒店廊柱的尺度和比例
  • 顶部的9楼后退,馀下每层高度较矮[5],使8楼层维持香港大酒店原有的临街高度[10]
  • 酒店由在香港本地起家的利安公司(Leigh & Orange)设计,建筑整体用上20世纪30年代盛行的装饰艺术风格[11]

钟楼

告罗士打钟楼于1932年随著告罗士打酒店建成,配以直径3米、四面以青铜镶边的电钟[2]

钟楼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取代于1908年被拆卸的毕打街钟楼,为中环地区报时[12]。虽然当时的第二代中环天星码头也设有钟楼,但此钟楼位于中环的心脏地带(遮打道、德辅道中与毕打街交界的十字路口),因此也成为了中环的地标之一。

钟楼在1976年与告罗士打酒店一并拆卸,取而代之的是重建后置地广场商场基座,在原来钟楼位置上装置的两个电子时钟。不过它们都在2005年置地广场进行翻新工程中被拆卸,原处则变成了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旗舰店玻璃幕墙

曾入住之名人

  • 萧红民国时期女作家)[8]
  • 梅兰芳(著名京剧演员)[8]
  • 尼可拉斯·达华斯(Nicolas Darvas,匈牙利著名舞蹈家、股票投资人,箱型理论发明者;1958年9月3日入住香港告罗士打大酒店)

拆卸前邻近建筑

文化作品

香港作家刘以鬯的小说《酒徒》中,“告罗士打”作为当时中环的高级娱乐场所,主角经常会到里面的餐厅喝酒解愁[13]

参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