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对周边各族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背景
西周时代,周朝四方外族部落林立,东方有东夷、南方有南蛮、西方有西戎、北方有北狄,统称四夷[2]。周穆王时,西方犬戎的势力逐渐强大,与周朝时常有冲突,穆王考虑西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3] 周穆王虽然不听劝告,但是仍然大胜,获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可见当时犬戎仍不是周朝大军的对手。
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同时,厉王以荣夷公为卿士,垄断社会财富及资源。为压制国人不满,周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谮谤周王者即杀。结果人人自危,终于在前841年酿成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到彘(今山西省霍县)。朝中由召穆公虎、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
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召穆公、周定公推举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当时周朝国力已经衰落,过度分封诸侯国使周王室决乏土地及人民。周宣王即位后任用周定公、召穆公辅政,又重用尹吉甫、仲山甫一帮贤臣整顿朝政,国力渐渐恢复。因应周边民族威胁周宣王陆续发动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使衰落的周王室权威得到恢复,诸侯又重新朝见天子,史称宣王中兴[4][5]。
战争过程
西戎是对中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长期威胁西周王朝的西部边境。
攻𤞤狁之战(前823年)
宣王五年(前823年)三月,𤞤狁进攻西周,主力部队集中于焦获(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前锋部队抵达泾阳(今陕西省泾阳县境内),直接威胁到西周首都镐京。六月,周宣王命尹吉甫率军反攻。尹吉甫以元戎十乘为先头部队击败𤞤狁,继而追击至太原(今甘肃省庆阳市一带)[6]。周宣王又派南仲率兵至朔方筑城设防,暂时缓解了猃狁的威胁[7]。前816年,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军攻打猃狁,在洛水北岸击败猃狁,斩首500人,俘获50人,解除了猃狁之患[8]。
攻西戎之战(前822年)
周宣王还命诸侯征讨西戎。宣王四年(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命其带兵征讨西戎。宣王六年(前822年),秦仲战败身亡,周宣王召见秦仲之子秦庄公兄弟五人,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他们讨伐西戎。秦庄公击败西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加封大骆犬丘(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
攻太原戎之战(前797年)
宣王三十一年(前797年),周宣王派军队攻打太原的戎族,但是没有成功[9]。
攻条奔戎之战(前792年)
宣王三十六年(前792年),周宣王派军队征讨条戎、奔戎,战败[10]。
攻申戎之战(前789年)
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周宣王派军队征讨申戎,获得胜利[11]。但在千亩之战败于姜戎,宣王因此战失去南国之师[12]。
东征淮夷(前822年)
宣王六年(前822年),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太师皇父及程伯休父率周六师征讨淮夷。大军沿淮水东行,沿途对淮夷民众广施恩泽。经过激烈战斗,周军击败淮夷中势力最强的徐国。徐国归降后,淮夷各方国、部族皆臣服于周[13][14]。前810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国都奉命迎接来使,进献财物[15]。
南讨荆蛮(前823年)
宣王五年(前823年),周宣王以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兵车三千南征荆蛮,大获全胜[16]。周宣王南征胜利后,封方叔于洛、封王舅申伯于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建立申国,作为镇抚南方的军事重镇[17]。
影响
周宣王发动对周边各族战争的初期败𤞤狁、西戎,东征淮夷,南讨荆蛮,不单退却𤞤狁、西戎的威胁,更使东方方国向周朝朝贡,又开拓疆土,使周王朝一度呈现“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局面。另外这些战役又使衰落的周王室权威得到恢复,诸侯又重新朝见天子,王室中兴。但是连年征战耗费很大,在周朝土地及人民紧绌的情况下,加剧了西周王朝的社会危机,国力也大不如前。前797年,周宣王派军队攻打太原的戎族失败后,除了攻破申戎外,接连败给条戎、奔戎。在千亩之战面对姜戎,已经需要以南国之师来迎战。战后,周王室更连这支南国调来的军队都丧失,需要料民(即调查户口)来补充兵力和财物,令农民负担过重,不愿出力拥护周室[18][19][20][21],可见这些战役将周王室由中兴急速转为衰落。加上周宣王晚年独断专行,不进忠言,宣王伐鲁更使周王室失去诸侯的拥戴,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
西戎迅速兴起,又地近周朝,是周王室心腹大患。宣王在位初期,𤞤狁进攻西周,直接威胁到西周首都镐京。虽然打败𤞤狁,虽然周王室派大军击退𤞤狁,又立即修筑防御工事,由此可见𤞤狁对周王室的威胁很大。再者,从周宣王对周边各族之战中,周王室对西戎的战事频繁,面对多个西戎部落如𤞤狁、条戎、奔戎、太原戎、姜戎等,由此可见西戎的强盛对周王室的压力。当宣王晚年对西戎的战争中被打败,又劳民伤财。在此消彼长下,西戎最后成为西周灭亡的导火线。
秦国的建立
周孝王因秦国祖先秦非子善于养马,因此将他封于秦,作为周朝的附庸[22]。周宣王继位后任命秦仲为大夫,命他攻打西戎。秦仲战败身亡后,周宣王又召见秦仲之子秦庄公兄弟五人,给他们兵卒讨伐西戎。秦庄公击败西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加封大骆犬丘之地,从此,秦国才由周朝的附庸成为周朝西面的大夫领地,当时仍未为诸侯国。直至秦襄公在位时,他出兵击退犬戎,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平王嘉奖封他为诸侯,并向秦襄公承诺秦国如果能赶走西戎,被占领的土地就归秦国所有。秦襄公是秦国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秦襄公随后与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以示秦国成为诸侯国地位[23]。
晋国的重要性
在西周时代,晋国是周朝北部重要封国,为抵御戎狄的重要屏障。晋穆侯在周宣王对西戎的战事中时常协助王室平乱。在条之役时,因周朝与晋国军队被打败,当穆侯夫人姜氏生下长子后,晋穆侯取名为“仇”,即后来的晋文侯;之后又在千亩之战时生一子,则命名为“成师”,即后来的曲沃桓叔。此事受到大夫师服的质疑,认为庶名反逆,并料言晋国会因此出现内乱,其后果然发生曲沃与翼之间的内战[24][25]。晋穆侯在周宣王对西戎的战事中的活跃显现晋国在周宣王时期为周朝北部对戎狄的屏障。
结果
周宣王陆续发动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但因连年征战消耗国力。周宣王于前782年去世,其子周幽王宫涅继位[26]。前771年,周幽王在犬戎攻周之战中被杀,西周亦因此灭亡。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