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周氏溪树蛙

树蛙科溪树蛙属两栖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氏溪树蛙
Remove ads

周氏溪树蛙(学名:Buergeria choui),一种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南部及台湾岛西北部地区的两栖动物,隶属于树蛙科溪树蛙属模式产地为日本西表岛竹富町三原村。

事实速览 周氏溪树蛙,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分类

本种原被视为日本溪树蛙Buergeria japonica),2020年研究人员将其确定为独立物种。种加词取自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教授周文豪的姓氏,因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专注广义日本溪树蛙的变异和分类。[1]

描述

周氏溪树蛙体长约 2–4 公分,属于小型溪流型树蛙,体色可随环境变化为铅灰色、淡褐色或黄褐色,但不呈绿色。背部具 X 形或 H 形深色斑纹,肩胛骨至背中常见短棒状突起,背面覆有颗粒状突起;腹面白色,四肢具深褐色横带。眼间可见倒三角形暗色斑。周氏溪树蛙全年鸣叫,雄蛙具单一外鸣囊,发出高亢且短促的“叽、叽、叽”声响,类似昆虫叫声。[2]

分布

周氏树蛙广泛分布于台湾及琉球群岛,在台湾主要栖息于海拔 1500 公尺以下的溪流地区。其分布范围包括东部与西南部溪流域,西部北界约至朴子溪,东部北界则推测为兰阳溪。该物种在台湾低海拔地区极为常见,特别是在花莲,不论是都市街巷、住宅道路,或溪流与森林地带,只要有水沟或积水处,几乎都可见其踪迹。[2]

栖地与习性

周氏树蛙虽属于树蛙科,但较少栖息于植物上,反而偏好溪流与沟渠中,亦可见于海岸附近。对温度适应力强,曾在水温高达摄氏43度的温泉中被发现,因此又被称为“温泉蛙”。[2]

繁殖

繁殖期自每年2月至10月,期间长短因地区而异。卵粒直径约1.2至1.4毫米,动物极呈黑褐色,植物极则为白色,卵分散黏附于水底植物或散落于浅水区,形态犹如细小石子,约24至36小时孵化成蝌蚪。

蝌蚪属底栖型,体型卵圆,尾巴长度超过体长两倍,尾部具数条横向纹路,是少数能适应温泉环境的蛙类蝌蚪。[2]

保护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