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门化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咽门化声空声[1]呵欠声,是一种发声音质,其特征是的降低拖动腔垂直扩张。其被称作“咽门化”,因为咽门伸展,并使口腔后部咽门柱明显变窄。发声时,咽部两侧向外扩张,喉部下降并向前倾斜。“呵欠声”比较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音质的调音方法。其与糙声相反,后者是咽部收缩、喉部抬升时发出的音质。注意咽门化声不应与气声混淆,后者指声带放松,通过声门的气流加速,产生音调更低的音。咽门化声涉及喉部前倾,使声带拉伸,即使咽腔容积变大,还是产生音调更高的音。[2]

事实速览 咽门化, ◌͈ ...
咽门化
◌͈
◌͚
(◌ꟸ)
编码
HTML码(十进制)ꟸ
Unicode码(十六进制)U+A7F8
关闭

标准IPA中没有表示咽门化声的变音符号。文献中出现的变音符号有舌唇变音符[a̼][3]国际音标拓展强发音[a͈][2]VoQS中,表示咽门化声的音质符号是Vꟸ,但一般用于表示一类音的大写字母上。[4]而星号,即IPA用来表示暂无合适符号的标记,可用于标记咽门化声,即:⟨◌͙⟩。

尼罗河流域语言

普遍认为丁卡语Bor方言有常态浊声和气声对立。Keith Denning则主张还有另两种音质:咽门化声和糙声。[5]

更多信息 调音, IPA ...
调音 IPA 词义
常态浊声 tɕìt 腹泻
气声 tɕì̤t 去吧
糙声 tɕì᷽t 蝎子
咽门化声 tɕì͈t
关闭

咽门化声和糙声分别表示趋来(venetive,朝向说话者的动作)与趋向(itive,远离说话者的动作)。丁卡语和其他尼罗河流域语言(如努尔语、Shilluk)中,音质还充当名词单复数之分,但这关系不大规则。[2]下表中,常态浊声(“硬”)与咽门化声(“气”[1]:403)对立。[2]注意咽门化对应趋来动作与名词复数。

更多信息 丁卡语, 词义[1]:409 ...
丁卡语 词义[1]:409
ɣɛ́n cɔ̀ˑl më̀t̪ 我叫那男孩
ɣɛ́n cò͈ò͈l më̀t̪ 我叫那男孩来(趋来)
ɣɛ́n cɔ́ɔ́l më̀t̪ 我叫那男孩走(趋走)
关闭
更多信息 丁卡语, 词义 ...
丁卡语 词义 努尔语 词义 Shilluk 词义[1]:415
lé͈ˑì͈ 牙(单数) rí͈ŋ 肉(单数) bàt 胳膊(单数)
lêc 牙(复数) ríŋ 肉(复数) bä͈́ä͈̀t 胳膊(复数)
关闭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