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哆啦A梦电影作品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多啦A梦电影作品》(日语:ドラえもん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4月21日) |

原本设定“仅此一次”,不过因为受到诸多好评,而且藤子·F·不二雄本人也很喜欢这种故事格局,较能容纳短篇故事中难以表达的情节、内涵,因此从1980年开始,固定于每年春季发行1部(包括漫画版、电影版、并映作品)。本系列每年都维持数百万的观影人数、数十亿日圆的票房收入,总观影人数于2013年正式突破1亿人,是全球最高票房的日本动画电影系列。目前票房收入最高、观影人数最多2D电影是2018年《大雄的金银岛》,53.7亿日圆、470万人。至今全部(含3D和副篇电影)已有66部电影,主篇电影共有43部。
Remove ads
沿革
作品大多先在日本的《快乐快乐月刊》刊登长篇漫画版后,以其为蓝本改编成电影(《大雄的平行西游记》除外),并由东宝株式会社发行。角色设计与美术设定是各个作品分别进行的。1996年藤子·F·不二雄逝世后,便改由他的弟子及藤子Pro继续创作发行,至2004年为止一共发行了24本大长篇漫画与25部电影。2004年《大雄的猫狗时空传》是大山版的最后一作。2005年,动画版本从大山版过渡到水田版,声优阵容和画风皆有巨大的改变,由于工作人员太过忙碌,为了因应变化并给活跃多时的电影制作团队休息,该年便暂停推出。自2006年《大雄的恐龙2006》开始,以水田山葵为首的新声优阵容接替大山羡代为电影配音,此后持续推出,此时期除了新的大长篇之外,也会重制旧作。本系列至今曾暂停2次,分别为2005年(动画版换代)和2021年(因疫情延映)。由于每部剧场版固定都会有主角之一的野比大雄,因此每部剧场版的标题都会有“大雄与”或“大雄的”(STAND BY ME 哆啦A梦系列除外)。
Remove ads
主篇电影
日本国内票房,1999年前为配给收入,2000年后为兴行收入。 ※片名标粗体,表示重制版。
Remove ads
附篇电影
- 1980年—2004年(大山时期),某些主篇电影会在放映完毕后,紧接著播出半小时左右的附篇电影,大多以多啦美、多啦A梦族为故事主角,总计21部(不计入姐妹作品)。
- 1981年8月《我是桃太郎的什么人》,出现了其他藤子漫画的人物,此外再无姐妹作品角色在附篇电影出场。
- 2006年起(水田时期)不再有附篇电影。
3D电影
2014年3D电影《STAND BY ME 哆啦A梦》,日本票房高达83.8亿日圆,台湾票房高达2.6千万新台币,中国大陆票房高达5.3亿人民币。本片的香港配音版是已故资深配音员林保全的遗作。由于本片性质特殊,目标受众、剧情设定、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数无可比性,一般不列入大长篇系列作品。
开场
- 序幕:片头曲播放前戏码,其中的惯例(大雄大喊“哆啦A梦~”)为本系列重要特色。
Remove ads
其他
- 每年3月上映,8月发行影碟。(大部分情况)
- 最早于1982年暑假在电影院以《八宝叮当》名义上映《大雄的恐龙》。
- TVB于1986年以《叮当勇斗铁人兵团》名义在翡翠台首播《大雄与铁人兵团》。及后于1989年播出《宇宙小战争》、《叮当魔域恐龙》和《叮当大魔境》及1990年播出《叮当海底鬼岩城》和《叮当魔界大冒险》。这六部作品均由电视版主角初代声优配音,亦即林保全、曾庆珏、孙明贞、冯志润和方焕兰。
- 1992年,香港星光娱乐/安乐影视曾以片名《叮当:西游记》推出正式授权版本的录影带和镭射影碟,此作并没有在电视上放映。此片“叮当”一角由1991年至1992年香港电视动画版声优郭立文担演。其他主角之配音员亦邀请了其他 TVB 配音员参演,包括袁淑珍、卢素娟、林丹凤、冯锦堂等,惟并不依当时电视版的安排,亦有一人分饰数角的情况。
- 1993年至1995年间,一家名为“历绍行有限公司”的发行商一口气将《大雄的恐龙》至《梦幻三剑士》(《西游记》除外)发行成录影带和镭射影碟,此版本中的“叮当”依然由林保全声演,而其他主角都由非电视台、“自由身”配音员担任。其中,《梦幻三剑士》以《叮当魔域三剑侠》名义在1994年底至1995年初上映。
- 《创世日记》至《南海大冒险》没有上映或发行任何影碟。
Remove ads
- 从2001年上映《太阳王传说》开始,每年上映一部作品(其中《宇宙漂流记》和《新宇宙开拓史》没有依序上映),上映进度比日本晚1~3年。2010年起,开始紧贴日本并保持于同年暑假上映。这些公映版本的主角及主要配角普遍会邀无线电视粤语配音组之常任配音员参与配音,此惯例直至2021年的《STAND BY ME 多啦A梦 2》中断,现象更延续至2024年的《大雄的地球交响乐》。
- 2003年至2007年期间,TVB 播映的《多啦A梦》电影(《惑星之谜》至《梦幻三剑士》、《宇宙漂流记》至《风之使者》)延续了80、90年代的传统,直接向日本买片和自行译制,所以这段期间在电视上播映的电视版都是TVB制作的版本,由电视台配音组参与配音(常驻角色均采用当时电视版的配音员)。其中《惑星之谜》至《梦幻三剑士》均有收录影碟,当中电视首播版的《天方夜谭》和《云之国》小夫一角因为黄凤英休假而改由林丹凤代配,在发行的影碟版本则由黄凤英重配,故这两部作品其实存在对白相同、但演员不同的两个版本。
- 2021年4月上映的《STAND BY ME 多啦A梦 2》为2001年以来首次采用非现役无线电视粤语配音组之常任配音员为主角声演的公映版本。同年8月,TVB安排播映本作,恢复了昔日的配音安排,由现任完整多啦A梦声优阵声演。
Remove ads
第1部到第17部皆由武田铁矢作词(1984年第5部《大雄的魔界大冒险》除外),但藤子·F·不二雄逝世后,武田宣布由于“藤子老师”已逝,因此主动引退哆啦A梦电影的作词工作。第18部以后,每回电影就请不同的艺人作词。不过,在2010年哆啦A梦电影30周年之际,武田铁矢再度获邀为电影《大雄的人鱼大海战》插曲〈来自远洋的你〉填词及演唱。武田本人表示,最喜欢的主题曲是1985年第6部《大雄的宇宙小战争》的〈少年期〉,也是藤子·F·不二雄喜欢的曲子。
自1989年《大雄的日本诞生》起,每部电影上映时都会送“入场者恒例礼品”。《大雄的日本诞生》到《大雄的宇宙漂流记》礼品都是单色,2000年《大雄的太阳王传说》以后变成彩色。
1999年《大雄的宇宙漂流记》以后的每部电影都有一个宣传标语,点出电影欲传达的主旨。
大部分情况下,中文地区引进《多啦A梦》电影的时候,都会在海报或预告片翻译日本原装标语。
香港及中国大陆上映《多啦A梦》电影多时都会独创原创口号。香港原创标语通常直接呼应电影题材甚至贴地或彰显粤语以及香港中文特色,至于中国大陆则常以回家或童年作包装设计标语。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