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伯气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哈伯气泡在天文学中可能是偏离"哈伯常数整体平均值的局部偏差值"[1],或是更技术性的,本动速度场中局部的单极,可能是由本地空洞的质量密度引起的[2]。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8年9月14日) |

哈伯常数是以以天文学家爱德温·哈伯之名命名,他的工作明确了空间扩张尺度,测量出当今的膨胀速率。根据哥白尼原则,地球不在特别受到青睐的中心位置,因此期望这个常数的测量值在宇宙的任何时刻都将产生相同的值。换句话说,如果地球位在中心,或是靠近任何低密度星际空间区域的中心(相对性的空洞),致密物质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形成壳层,吸引物质远离中心点。如此一来,在"哈伯气泡"内的恒星将以比宇宙膨胀更快的速度,加速离开地球[1][3]。这种情况将能替代暗能量来解释宇宙加速膨胀 [3]。
Remove ads
哈伯气泡的倡议
在1998年,扎哈维等人报告有支持哈伯气泡的证据[4]。最初是基于Ia型超新星(缩写为"SNe Ia")的观测,建议局部的红移速度与宇宙其他的地方不同。这类恒星被作为距离标志的标准烛光已经20年,而这是首度成为观测暗能量的关键[5]。
扎哈维等人研究44颗"SNe Ia"的本动速度来测试本地空洞,并且报告地球似乎是在相对密度比周围致密的壳低了20%的一个"气泡"空洞中[4]。
假说的测试
在2007年,康利等人研究比较了SNe Ia的颜色资料,同时也考虑到在外部星系的宇宙尘影响。他们得到的结论是,这些资料并不支持当地有哈伯气泡的存在[2]。
在2010年,莫斯等人虽然没有使用哈伯气泡的名称,但是分析了哈伯气泡模型 [1]建议说"我们在一个大的、非线性的、近乎球形的空洞中心附近占据了一个优越的位置,这一建议最近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被做为替代暗能量的一种方法"[3]。他们不仅看超新星的资料,还研究宇宙微波背景光谱、大爆炸核合成和其他因素。得出的结论是"空洞与前述数据有巨大出入。"。特别是,空洞模型预测非常低的区域哈伯率,遭受到"老化问题",并且预测的区域结构比观察到的要少许多[3]。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