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员山庄

臺灣日治時期1920至1945年之行政區劃,隸屬台北州宜蘭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员山庄台湾日治时期1920年10月至1945年10月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北州宜兰郡。今宜兰县员山乡(不含中华村)。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行政区划

员山庄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原属员山堡浮洲堡蕃地,在1896年6月23日隶属台北县宜兰支厅,在1897年6月10日隶属宜兰厅。1898年6月28日,员山堡及浮洲堡的四阄一庄、四阄二庄、四阄三庄隶属“宜兰辨务署”,浮洲堡其他地区隶属“罗东辨务署”[1];同年7月15日,浮洲堡隶属罗东辨务署的地区改隶新设的“罗东辨务署叭哩沙支署”[2]。1900年10月1日,宜兰厅分支机构“办务署”改为“出张所”;同年12月17日,宜兰厅实施街庄整并,员山地区整并为以下13庄[3]

  • 员山堡:外员山庄、三阄庄、深沟庄、珍仔满力庄、吧荖郁庄、四阄庄、大湖庄、内员山庄、结头份庄、新城庄、枕头山庄
  • 浮洲堡:溪洲庄、洲仔庄[4]

1901年1月11日,宜兰厅的区管辖范围调整,员山地区划分为第5、8区[5];同年11月11日,宜兰厅改设头围、罗东叭哩沙支厅,员山堡隶属“宜兰厅直辖”,浮洲堡隶属“叭哩沙支厅”[6]。1903年5月1日,员山地区改编为第7、8、9区[7]。1905年7月6日,区的名称由数字改为地名[8]。1909年10月20日,部分宜兰厅蕃地被并入三阄庄、大湖庄、枕头山庄[9]。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前述13庄合并为台北州宜兰郡“员山庄”,辖域内分为外员山内员山三阄四阄深沟珍子满力吧荖郁大湖结头分新城枕头山溪洲洲子等13个大字

  • 四阄大字下有“四阄一”、“四阄二”、“四阄三”小字
  • 珍子满力大字下有“珍子满力”、“摆厘”小字名
  • 外员山大字下有“员山”、“金包里古”小字名
  • 三阄大字下有“三阄二”、“大三阄”、“内湖”小字名
  • 洲子大字下有“洲子”、“蚊仔烟埔”小字名
  • 大湖大字下有“大湖”、“隘界”、“茄苳林”、“双连埤”小字名
  • 内员山大字下有“内员山”、“中和”、“永广”小字名
  • 新城大字下有“新城”、“镇平”、“阿兰城”小字名[4]

1940年10月28日,宜兰街升格为宜兰市四阄珍子满力并入宜兰市(现为宜兰市的进士联合里,该联合里东部除外,其属壮围庄)。二战后,员山庄在1946年改为台北县宜兰区员山乡,在1950年改为宜兰县员山乡。

更多信息 原街庄[3], 1901年[5] ...
Remove ads

庄长

  • 黄凤鸣:1920年至1921年(曾任宜兰厅税务课技手)
  • 朱再枝:1922年至1933年
  • 高野五郎:1934年至1937年(原任内务部劝业课森林主事,后任铜锣庄长)
  • 门觉雄:1938年至1942年(曾任宜兰郡役所庶务课雇)
  • 伊藤哲二:1943年至1945年[10]

人口

更多信息 大字别, 内地人 ...

设施

  • 员山庄役场
    Thumb
    员山庄役场
  • 员山第一公学校→员山国民学校(今员山国小
  • 员山第二公学校→宜兰南国民学校(今育才国小
  • 深沟国民学校(今深沟国小
  • 宜兰神社
    Thumb
    宜兰神社
  • 员山温泉
  • 宜兰水道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