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因纽特人北极圈理事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因紐特人北極圈理事會
Remove ads

因纽特人北极圈理事会,前身为因纽特人北极圈会议,是一个跨国非政府组织,代表18万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格陵兰(属丹麦王国)以及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因纽特人尤皮克人楚科奇人(合称爱斯基摩人)。理事会是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观察员,同时于1983年被联合国授予特别谘询地位。

事实速览 简称, 成立时间 ...

会议第一次在1977年6月于乌特恰维克举行,最初是为了代表来自加拿大、阿拉斯加州和格陵兰的原住民。1980年,会议通过组织章程,并且同意将“爱斯基摩人”一词改为“因纽特人”,然而该改动并不为以尤皮克人为代表的族群所接受。理事会的目的是:团结北极圈的土著民族、在国际层次上维护因纽特人的权益、推动长期政策保护北极环境以及寻求在北极地区建立活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合作关系。[1][2]

因纽特理事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理事会大会。理事会是北极理事会六个拥有永久参与权的原住民组织之一。

Remove ads

背景

广义的因纽特人包含以下民族:

所有以上族群有时会被合成为“爱斯基摩人”,但在加拿大北部及格陵兰的因纽特人中,该称呼并不太受欢迎。理事会最后决定使用“因纽特人”一词作为官方称呼,但亦无法取说所有人:“因纽特人”一词在美国通常意指阿拉斯加原住民美国原住民美洲原住民,但阿拉斯加和俄罗斯的尤皮克人并不喜欢和该词,因为这并非来自其民族语言,亦不是他们的自称,因此对其而言,他们更喜欢“尤皮克人”一称,但同时亦能够容忍被称作“爱斯基摩人”。

结构

理事会分为四个互相独立的分会办事处,根据四个民族所在国的法律所建立。行政理事会有八位成员,分别为四个分会办事处的主席,另外每一个分会各选出一名代表。

理事会每四年召开一次大会,届时所有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将共聚讨论族群的国际地位、下一个四年的工作方向以及将工作分配及四个分会办事处。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