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土防卫军 (德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土防卫军(德语:Landwehr,德语发音:[ˈlantˌveːɐ] ⓘ;或作Landeswehr),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欧洲德语区国家的军队或民兵组织[1]。在不同的语境下,该词也可指代大规模、低强度的防御工事。在德语中,该词意为“国土防卫”(land:土地,wehr:武装力量)。但作为指代起义性质民兵的术语却十分古老,lantveri 一词早在中世纪就有记载[2][3]

奥匈帝国
奥地利国土防卫军是构成奥匈帝国陆上武装力量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存在于1868年至1918年之间,其征兵对象为帝国内莱塔尼亚地区的居民。该部队作为国家防卫力量,与匈牙利王家本土军(Honvéd)共同成立,于1868年12月5日由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下令正式建立。[4] 然而尽管匈牙利方面的本土军早期获得布达佩斯议会的大力支持,维也纳的立法者普遍未能推动奥地利国土防卫军的发展,致使其在19世纪70年代仅具名义上的平等地位,实际上兵力稀少。[5] 1887年,泰申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写道,国土防卫军部队在训练与纪律方面均未达到战争初期两周内可用的标准。[6] 不过,由于高层指挥机关未能为帝国与王家陆军争取到额外兵源,1880年代国土防卫军兵力有所扩张,作为替代手段用以整体提升军队总人数。此外,出于对匈牙利军队发展的担忧,奥地利帝国议会投票通过将国土防卫军兵力增加至135,000人。[6] 各方民族主义势力的推动也使国土防卫军力量逐步增强与改善,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国土防卫军部队在战备与装备方面已可与共同陆军的部队媲美。[7] 此外,在蒂罗尔伯国与克恩顿公国地区,有三支国土防卫军部队专门接受山地作战的训练与装备。[8]
奥地利国土防卫军与奥匈帝国的其他组成军种皆为常备全职部队。
Remove ads
匈牙利王家军队(德语:königlich ungarische Landwehr, 匈牙利语:Magyar Királyi Honvédség,通称Honvéd)或称匈牙利王家本土军,是匈牙利王国的常备军队,是奥匈帝国自1867年至1918年设立的四支武装力量(Bewaffnete Macht 或 Wehrmacht)之一。其余三支为:奥地利皇家陆军、帝国与王家陆军与帝国与王家海军。
在1848年匈牙利革命期间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起义军爆发冲突,战后近二十年间两地关系紧张,共和派士兵要么编入混合部队,要么被部署至匈牙利以外地区。随着1867年奥匈妥协的达成,新的三元军制得以建立,直到1918年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解体。
匈牙利王家军队不应与其后继军队匈牙利王国陆军混淆,尽管两者的匈牙利语名称相同,但后者存在于1922年至1945年间。
德国

1813年3月17日的一项敕令首次建立了普鲁士的国民防卫军(Landwehr),召集所有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具备持械能力而未在普鲁士军队中服役的男子,以保卫王国。1815年和平缔结后,该部队成为普鲁士军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旅由一个正规团和一个国民防卫团组成。然而,这种编制方式减慢了部队的动员速度,因为国民防卫团需事先征召,从而削弱了第一线部队的作战价值。经过1859年的军事重组后,国民防卫军被降为第二线部队。[9][3]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不得拥有超过10万人的常备军,因此征兵制度已被废除。随著德国重整军备的进行,国民防卫军(Landwehr)于1935年5月21日重新设立,依据新法律,所有年龄在35岁以上、45岁以下、符合服兵役条件的德国人均属其编制。实际上,仅有一支国民防卫师(即第14国民防卫师)被征召,其馀的国民防卫军则用来补充第三波步兵师,或组建成地方防卫兵营,用于守备与占领任务。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