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家安全保障会议 (日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家安全保障會議 (日本)
Remove ads

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日语:国家安全保障会議こっかあんぜんほしょうかいぎ Kokka anzen hoshō kaigi */?)是日本行政机关之一,隶属于内阁。依据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日语国家安全保障会議設置法,本会议负责审议国家安全重要事项与处理重大紧急情况,类似于美国国家安全会议(NSC)。

事实速览 国家安全保障会议, 机构概要 ...

主任大臣议长内阁总理大臣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与部分国务大臣分别组成四大臣会议、九大臣会议、紧急大臣会议等三组会议。

Remove ads

概要

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于内阁,是审议国家安全保障重要事项的机关(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1条)、协助首相拟定决策与政治决定[1]。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组织由会议与事务组织组成。

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中枢是首相、官房长官、外相、防卫相组成的“四大臣会议”(日语:四大臣会合)。该会议每月举行2次,决定安全相关政策与拟定对外政策基本方向[1]。必要时举行同前身安全保障会议相同组成的“九大臣会议””(日语:九大臣会合),以多方面的观点审议国防方针与重大紧急情况[1]。与会者除了4大臣外还加入副总理、总务大臣、财务大臣、经产大臣、国交大臣、国家公安委员长。紧急事态发生时,总理、官房长官以及总理指定之大臣召开“紧急事态大臣会议”(日语:緊急事態大臣会合[1]。此会议除大臣外,在总理大臣许可下还可加入统合幕僚长等相关人士[1]

谘询事项

内阁总理大臣应就以下事项向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谘询。但若发生武力攻击或生存危机、重要影响及重大紧急情况时,特别是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理,由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向内阁总理大臣提出建议(同法2条)。

  • 国防基本方针
  • 防卫计画大纲日语防衛計画の大綱
  • 防卫计画相关产业的调整计画大纲
  • 武力攻击事态等[注 1]或生存危机事态的对应方针
  • 武力攻击事态等或生存危机事态的对应重要事项
  • 重要影响事态的对应重要事项
  • 自卫队法第3条第2项第2号的自卫队活动重要事项
  • 其他国防重要事项
  • 国家安全保障相关外交政策及防卫政策基本方针与相关重要事项
  • 其他国家安全保障相关外交政策及防卫政策基本方针与其政策之重要事项

组织

会议成员

Thumb
安倍晋三为首任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议长兼时任日本首相

家安全保障会议新设四大臣会议与紧急事态大臣会议。九大臣会议则是延续前身的安全保障会议。依据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3条规定,会议由议长与议员组成。

事态对处专门委员会

延续前身的安全保障会议,就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提供建议。

  • 委员长:内阁官房长官
  • 委员:内阁官房长官任命之内阁官房与相关行政机关职员
内阁官房副长官(政务、事务)、内阁危机管理监日语内閣危機管理監国家安全保障局长、国家安全保障局次长((兼)内阁官房副长官补日语内閣官房副長官補)、内阁情报官日语内閣情報官内阁府政策统括官日语政策統括官(防灾、原子力防灾)、警察厅警备局日语警備局长、总务省综合通信基盘局日语総合通信基盤局长、消防厅次长、法务省入国管理局长、外务省综合外交政策局长、外务省北美局长、财务省大臣官房审议官、财务省关税局长、文部科学省大臣官房日语文部科学省大臣官房长、厚生劳动省大臣官房日语厚生労働省大臣官房审议官、农林水产省消费・安全局长、经济产业省贸易经济协力局日语貿易経済協力局长、资源能源厅次长、国土交通省大臣官房危机管理・运输安全政策审议官、海上保安厅海上保安监日语海上保安監原子力规制厅次长、防卫省防卫政策局长、防卫省统合幕僚长、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总括官[2]
Remove ads

国家安全保障局

Thumb
谷内正太郎为首任国家安全保障局长

国家安全保障局(日语:国家安全保障局こっかあんぜんほしょうきょく、英语:National Security Secretariat[3]、简称:NSS)是隶属于内阁官房,协助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事务局。国家安全保障局负责省厅间协调、紧急状况的政策提议、中长期外交安保政策立案、向外务省、防卫省、警察厅、公安调查厅、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内阁情报调查室等各省厅与情报体系要求情报、各省厅都有义务向国家安全局报告[1]

国家安全保障局长常与内阁危机管理监日语内閣危機管理監合作[1]。本职位由内阁内阁总理大臣要求进行任免。

2014年(平成26年)1月7日,国家安全保障局以67名体制成立。初代局长是曾任外务事务次官、政府代表、内阁官房参事日语内閣官房参与谷内正太郎,同时兼任内阁特别顾问日语内閣顧問[4]。局长下辖防卫省与外务省出身、由内阁官房副长官补日语内閣官房副長官補兼任的2名局次长,以及同省出身的3名审议官。局内分为6班,包含负责综合事务与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事务的“总括・调整班”、负责美国欧洲各国、ASEAN等的“政策第1班”、负责东北亚俄罗斯的“政策第2班”、负责中东非洲、中南美的“政策第3班”、负责防卫计画大纲与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中长期安全保障政策的“战略企划班”、负责机密情报相关省厅等政府内联系的“情报班”[5]。由于与内阁情报调查室合作密切,通常情报班的班长多由警察厅出身的内阁情报调查室成员担任[6]

初代局长谷内正太郎曾任外务事务次官,有助于国家安全保障局的外交与外务省一体化,以外务省的别动队与一般公家机关难以接触的对象进行联系[7]

国家安全保障局的所在地是东京都千代田区永田町2丁目4番12号(内阁府厅舍别馆)。该大楼是1971年(昭和46年)建设的民间大楼,依照日本政府耐震基准是无法确保人命安全的“3类”,因此被认为是灾害时危机管理的问题点之一。对此,日本政府决定将国家安全保障局移往新厅舍。新厅舍建设预定地是内阁官房与内阁府入驻的中央合同厅舍第8号馆日语中央合同庁舎第8号館东侧(东京都千代田区永田町1丁目4)[8][9]

Remove ads

历代国家安全保障局长

更多信息 任数, 肖像 ...

首任事务局干部[10]

  • 局次长(内阁官房副长官补)
    • 兼原信克日语兼原信克(外务省、1981年)国际法局长、日美安保条约课长
    • 高见泽将林日语髙見澤將林(防卫省、1978年)防卫政策局长、防卫政策课长
  • 审议官
    • 山崎和之(外务省、1983年)首相秘书官(麻生)、北美1课长
    • 武藤义哉(防卫省、1983年)官房审议官、国际企划课长
    • 吉田圭秀(陆上自卫队、1986年)陆上幕僚监部防卫部长、防卫课长
  • 参事官(班长)
    • 总括・调整班(19人、增田和夫班长、防卫省)
    • 政策第1班(8人、鲶博行班长、外务省)
    • 政策第2班(8人、船越健祐班长、外务省)
    • 政策第3班(7人、伊藤茂树班长、防卫省)
    • 战略企划(8人、赤堀正洋班长、防卫省)
    • 情报(11人、白井利明班长、警察厅)

顾问会议

为了听取专家意见,国家安全保障局长可邀请国安相关的各界专家担任特别顾问、顾问,并举行顾问会议。第1次会议在2014年6月18日举行。会议成员由财经界人士出任的特别顾问,以及自卫队将官与近代日本史、中国中东北韩英国东南亚学者出任的顾问组成,总计13名[11]

国家安全保障担当总理补佐官

国家安全保障担当总理补佐官由担任总理幕僚的内阁总理大臣补佐官日语内閣総理大臣補佐官担任。除了协助总理处理安全相关事务外,也可列席会议[1]

历代国家安全保障担当总理补佐官

更多信息 任数, 姓名 ...
Remove ads

设立过程

第1次安倍内阁尝试创立

2006年,第1次安倍内阁提议创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日本版NSC)以替代既有的安全保障会议た。

做为起点,时任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召开国家安全保障官邸机能强化会议。会议成员包括议长代理小池百合子内阁总理大臣补佐官日语内閣総理大臣補佐官(安全保障担当))、议员盐崎恭久内阁官房长官)、冈崎久彦(前驻泰国大使)、小川和久日语小川和久森本敏拓殖大学教授)、柳井俊二(前驻美大使)、北冈伸一(东京大学教授)、佐佐淳行日语佐々淳行(前内阁安全保障室长)、佐藤谦日语佐藤謙(前防卫事务次官日语防衛事務次官)、盐川正十郎(前官房长官)、先崎一日语先崎一(前统合幕僚长)。

会议从2007年2月开始,每两周举行一次。安倍内阁在第166回国会向日本众议院提案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等修改案(安保会议设置法修正案)。此修正案包括将“安全保障会议”改名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将审议事项扩大为国家安全相关事项,允许安排专门会议,会议设立事务局等。

福田康夫内阁放弃设立

但在166回国会召开后两周,安倍晋三因溃疡性结肠炎辞去总理大臣。继任总理是国家观点相异的福田康夫,加上民主党等在野党取得参议院过半数,法案前景不甚乐观。2007年12月24日,福田康夫内阁以“现有的安全保障会议具有足够机能”为理由,放弃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

另一方面,自由民主党的防卫省改革小委员会(滨田靖一委员长)仍持续提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日本版NSC)的设立[12],并加入自民党的防卫大纲提案之中。

民主党政权

第45届日本众议院议员总选举,自民党大败。2009年9月民主党上台。民主党在2010年11月24日由党的外交防卫调查会提议设立国家安全保障室(NSO),之后外交防卫调查会也提出成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日本版NSC),但并没有具体行动。

第2次安倍内阁创立

2012年第46届日本众议院议员总选举,自民党承诺“为强化官邸的司令塔机能,设置‘国家安全保障会议’。”[13]。本次选举自民党大胜。第2次安倍内阁上任后的2013年1月发生因阿迈纳斯人质事件,由于难以取得阿尔及利亚军队的作战情报与国人的安全状况,日本版NSC的设置再次受到注目[14][15]。之后,2013年2月14日启动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创设专家会议,15日举行第一次会议。

2013年6月7日,安倍内阁决议提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创设相关法案(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等部分修正案)[16]

同年秋季的第185回国会,安倍内阁提出法案,获得自民党、公明党、民主党、众人之党、日本维新会支持,并在同年11月27日获得参议院通过[17]。同年12月4日,修正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法律标题也变更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安全保障会议改组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18],翌年2014年1月7日成立国家安全保障局。

国防会议与安全保障会议

Thumb
首任安全保障会议议长 中曾根康弘

历史

  • 1954年(昭和29年)7月1日:规定内阁设置国防会议的防卫厅设置法日语防衛庁設置法生效。但其第43条规定“国防会议组成与其他相关必要事项由其他法律订定。”,无法立即成立。
  • 1956年(昭和31年)7月2日:实施“国防会议组成法”,内阁设置国防会议。同时总理府设置国防会议事务局。
  • 1957年(昭和32年)8月1日:依内阁法等修正案(昭和32年法律第158号),国防会议事务局成为国防会议直属事务局。
  • 1986年(昭和61年)7月1日:废止国防会议,依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设置安全保障会议
  • 2007年(平成19年):提出将安全保障会议重组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案,翌年废止。

安全保障会议成员

成员与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九大臣会议相同。

※必要时,议长可要求其他国务大臣针对特定议案出席会议。另外,统合幕僚长自卫队相关人士関系者也可出席会议表达意见。但由于属于列席者,无法参与表决。

安全保障会议的事态对处专门委员会

  • 委员长:内阁官房长官
  • 委员: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命内阁官房与相关行政机关职员出任
2003年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时的委员有内阁官房副长官(政务、事务)、内阁危机管理监、内阁官房副长官补、内阁情报官日语内閣情報官总务审议官消防厅长官日语消防庁長官、法务省入国管理局长、外务省外交政策局长、财务官日语財務官 (日本)、财务省关税局长、经济产业省贸易经济协力局长、资源能源厅长官、国土交通审议官海上保安厅长官日语海上保安庁長官警察厅次长日语警察庁次長、防卫省防卫政策局长、统合幕僚长

安全保障会议的事务局

安全保障会议的事务由内阁官房(安全保障担当内阁官房副长官补)处理。

注释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