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教行动联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教行动联盟,于2012年6月26日成立,以推动符合“诚信”核心价值,落实“公义、适性、竞争力”之教育政策为主旨.。

事实速览 成立时间, 类型 ...

缘起

2012年4月25日,教育部公告了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规划方案,明订103学年度高中特色招生与免试入学方案,纳入志愿序、奖惩、志工等超额比序项目,并规定抽签为最后比序依据。据此,王立昇、段心仪等人倡议发起了“捍卫教育选择权、尊重地方自治权、反对孩子当白老鼠”连署活动。

2012年6月17日,连署发起人邀请李家同教授在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发表“我对十二年国教的疑虑与期许”演讲,连署发起人并演出戳破十二年国教假象气球的行动剧,高呼“十二年国教,世事难料”、“官员可以下台,孩子不能重来”等口号。经媒体大幅报导后,全台连署人数急速增加,并于6月30日达到预定的一万人目标。 为整合与启动连署主张的陈情、请愿工作,连署发起人于6月26日召开发起人会议,决议组成工作团队,“国教行动联盟”因而诞生。

国教行动联盟召开了十馀次的记者会及陈情活动后,教育部在2013年5月24日公布了免试入学零抽签方案,各县市教育局亦调整了服务学习、奖惩、志愿序、免试入学比例、对应学校等项目的处理方式,大幅降低了实施后可能发生的冲击。

2013年7月27日,连署发起人暨工作小组成员再次召开发起人会议,会中决议,为建立长期监督教育政策之机制,国教行动联盟应正式立案,持续监督教育政策之研拟、规划及执行。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教行动联盟在2014年3月9日成为内政部登记有案的人民团体,继续为国家教育及人民服务。

2024年6月9日,青年部创立。

Remove ads

主张

  1. 教育要能提供热情学习、适性发展的环境。齐头式平等不符适性原则。
  2. 快乐学习来自热情与成就感,而非无压力的学习。
  3. 教育不是填鸭,但也非放任。创意是给学生思想的自由空间,但仍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挑战更能激发创意。
  4. 教育要能使“社会多元、人人专才”,而非要求“人人全才”。
  5. 教育的功能不只在让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必须顾及产业及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阶级的流动。
  6. 教育政策及制度的订定应有系统化思维,要认知并配合不同特质学生的需求。
  7. 教育改革应以课程重整、教学创新及学习环境的改善为重点,而非以升学考试的变革为唯一手段。
  8. 深切检讨高教政策,研拟大学退场机制,重建优良技职体系。
  9. 监督各面向学校教育, 包括品格教育, 情绪教育, 性平教育, 家庭教育等, 促进孩子身心健全发展。
  10.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应应该公开透明。

大事纪

工作纪要


更多信息 时间, 内容 ...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新闻

2019.04.10 公视:教改25周年 国教行动联盟:正反效应并陈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2847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