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教行动联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教行动联盟,于2012年6月26日成立,以推动符合“诚信”核心价值,落实“公义、适性、竞争力”之教育政策为主旨.。
![]() |
缘起
2012年4月25日,教育部公告了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规划方案,明订103学年度高中特色招生与免试入学方案,纳入志愿序、奖惩、志工等超额比序项目,并规定抽签为最后比序依据。据此,王立昇、段心仪等人倡议发起了“捍卫教育选择权、尊重地方自治权、反对孩子当白老鼠”连署活动。
2012年6月17日,连署发起人邀请李家同教授在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发表“我对十二年国教的疑虑与期许”演讲,连署发起人并演出戳破十二年国教假象气球的行动剧,高呼“十二年国教,世事难料”、“官员可以下台,孩子不能重来”等口号。经媒体大幅报导后,全台连署人数急速增加,并于6月30日达到预定的一万人目标。
为整合与启动连署主张的陈情、请愿工作,连署发起人于6月26日召开发起人会议,决议组成工作团队,“国教行动联盟”因而诞生。
国教行动联盟召开了十馀次的记者会及陈情活动后,教育部在2013年5月24日公布了免试入学零抽签方案,各县市教育局亦调整了服务学习、奖惩、志愿序、免试入学比例、对应学校等项目的处理方式,大幅降低了实施后可能发生的冲击。
2013年7月27日,连署发起人暨工作小组成员再次召开发起人会议,会中决议,为建立长期监督教育政策之机制,国教行动联盟应正式立案,持续监督教育政策之研拟、规划及执行。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教行动联盟在2014年3月9日成为内政部登记有案的人民团体,继续为国家教育及人民服务。
2024年6月9日,青年部创立。
Remove ads
主张
- 教育要能提供热情学习、适性发展的环境。齐头式平等不符适性原则。
- 快乐学习来自热情与成就感,而非无压力的学习。
- 教育不是填鸭,但也非放任。创意是给学生思想的自由空间,但仍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挑战更能激发创意。
- 教育要能使“社会多元、人人专才”,而非要求“人人全才”。
- 教育的功能不只在让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必须顾及产业及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阶级的流动。
- 教育政策及制度的订定应有系统化思维,要认知并配合不同特质学生的需求。
- 教育改革应以课程重整、教学创新及学习环境的改善为重点,而非以升学考试的变革为唯一手段。
- 深切检讨高教政策,研拟大学退场机制,重建优良技职体系。
- 监督各面向学校教育, 包括品格教育, 情绪教育, 性平教育, 家庭教育等, 促进孩子身心健全发展。
-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应应该公开透明。
大事纪
工作纪要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新闻
2019.04.10 公视:教改25周年 国教行动联盟:正反效应并陈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