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十三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三军,在历史上曾3次组建。[1]
黔军组成的第1个第四十三军
1927年1月30日,湖南省主席、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第八军军长唐生智派手下师长周斓在常德诱杀了北伐军左翼总指挥、黔军系统的第十二军军长袁祖铭,参谋长朱菘,师长、袁祖铭的表弟何厚光等3人;在汉口逮捕并处决了袁祖铭的手下第九军军长彭汉章。1927年4月13日,同样为黔军的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七军与第十二军、第九军残部合编组建第四十三军。[2]
四川军阀系统(1934-1938)
1934年9月,客居湖南慈利的郭汝栋的川军第二十军改番号为第四十三军。
武汉会战时,尚未恢复战力的四十三军布署在马当要塞,作为要塞守备部队,折损惨重;马当要塞失守后,四十三军作战部队大部分折损,由于缺乏政治奥援提拨资源,军委会决定撤销该军编制,仅保留国民革命军第26师,军长郭汝栋调为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副军长萧毅肃调任参谋总长何应钦办公室主任。
前东北军系统
民国二十七年(1938)9月,抗日战争第一战区曾试图成立四十三军,该军基础为前东北军系统的国民革命军第106师,师长沈克同时荐任军长职务,但是第一战区缺乏资源扩编部队,此四十三军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便撤销,106师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强化战力,师长由西北军系的马法五接任,沈克调为四十军副军长。
阎锡山晋军组建的第3个第四十三军
民国二十八年(1939)7月,抗日战争第二战区以麾下的国民革命军第203旅、独立第3旅、独立第7旅组成四十三军,直属战区司令部,该军军长原定由郭宗汾担任,但是同年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郭宗汾在作战中表现出亲共产党的态度,阎锡山对其忠诚度出现怀疑,故延迟其授命;1940年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第二战区组建第四十三军。以第三十三军军部人为基础组建军部。[3]
1940年10月,郭宗汾调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第72师师长梁春溥任军长。该军下辖第70师和独立第7、第8旅。
1941年初,梁春溥调任第二十三军军长,第70师师长赵世铃继任军长。
1941年5月上旬,该军参加中条山战役,第70师师长石作衡率部在丁家洼突围作战中阵亡。军长赵世铃因作战不力被撤职查办。
1943年,刘效曾任军长,王恩灏任副军长,暂编第46师、暂编第47师改隶第二十三军。
1946年上半年,军长刘效曾改任第70师师长,楚溪春继任军长,张静波任参谋长。暂编第43师被裁减,第八十三军所辖暂编第49师改隶该军。
- 第70师,陶俊贤任师长;
- 暂编第39师 刘鹏翔任师长
- 暂编第49师,赵世铃任师长。
参加了晋北战役、洪赵战役、正太路战役等。1948年初,军长楚溪春调离,刘效曾复任军长。晋中战役军部及所辖第70师、暂编第39师被人民解放军全歼。残部重建第43军。军长刘效曾,副军长贾毓芝(兼任绥署直属重迫击炮师师长)
- 第七十师,师长郑汶河,副师长杨元璐
- 第二七六师(暂三十九师),师长刘鹏翔
- 第二八三师(暂四十九师),师长王永寿,副师长李荣富,参谋长王翰
1949年4月在太原战役中第四十三军主力在双塔寺顽抗,22日向城内撤退,中途被解放军歼灭,第二七六师师长刘鹏翔阵亡,军长刘效曾被俘。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