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立台北大学图书馆

位于新北市三峡区的图书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
Remove ads

国立台北大学图书馆(英语: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Library)是国立台北大学大学图书馆,设立于2000年,提供教职员和学生中西文书籍、期刊、电子书、视听资料借阅等服务。总馆位于台北大学三峡校本部的图书资讯大楼,另在台北民生校区设有博雅书房。

事实速览 国立台北大学图书馆, 国家/地区 ...
Remove ads

历史

台北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最早为1951年成立的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图书室,位于今台北市内建国校区合江街西院校地(合江校区),为一字形二层楼建筑。1961年7月,台湾省立法商学院与台湾省立农学院合并为台湾省立中兴大学,图书馆属教务处管辖。1971年,学校改隶为国立,兴大图书馆升为一级单位,台北法商学院馆处配合校区改称法商学院图书分馆

2000年法商学院脱离中兴大学,独立为国立台北大学,图书馆也因校务和教学重心渐移转至新北市三峡区的新校区而于2010年7月闭馆,馆藏暂置于台北建国校区的庄敬楼“台北图书中心”、三峡校区的“商学图书中心”和“人文图书室”,待三峡校区新建之图资大楼完工后迁入,期间三处仍提供借阅等服务,形成两校区三馆舍的特殊情况。

新建图资大楼于2013年11月2日完工,25日开始营运。原“台北图书中心”、“商学图书中心”、“人文图书室”三处馆舍之图书资料搬迁至图资大楼。[2]

历任馆长

更多信息 任别, 名字 ...

馆舍介绍

图书资讯大楼

Thumb
北大心湖及后方图资大楼

国立台北大学图书馆总馆位于图书资讯大楼,位于北大三峡校区中轴线,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RC建筑物,分为南北两栋并以“廊桥”通道相连。

该建筑不仅是台北大学也是周围社区的地标,由廖国诚建筑师事务所主导设计,以开放(Open)、互动(Interaction)、意境(Context)、文化(Culture)、绿能(Green)、地标(Icon)为设计理念。[3][4]。曾获得PTT推荐“全台湾最美大学图书馆”前三名[5]

七楼 校方保留区(委外经营)
六楼 研究小间、讨论室、团体视听室、排练室、时光长廊、校史展区、行政区、会议室、轻声讨论区、漂书区
五楼 期刊/学位论文暨参考资料区、Fun空区
四楼 外文书库区、日韩文图书区、安静阅读区、Fun空区
三楼 中文书库区、Fun空区
二楼 学习共享区、艺文展览区、新绿智道、“思巢”创意空间展区、卖店(委外经营)
一楼 多媒体及阅报区、新书展示区、资讯检索区、学校特色专区、中日文现刊区、服务柜台、行政区
地下一楼 多功能室
Remove ads

校史馆

国立台北大学校史馆位于图资大楼B栋6楼,陈列自创立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以来将近七十年的历史资料,记录多次改制的历史渊源及创校的筚路蓝缕,并展示了许多历史档案及学校文物,并设置了五大主题作为展区的主轴,以鸢飞三角涌五个字命名,分为“鸢舞”、“鸿飞”、“三光”、“角芒”及“涌长”,分别作为不同时期的展示。校史展区只有每周二、四上午10:00至下午3:00对外开放,如有特殊活动也会另外开放参观,另也接受机关团体预约参观[6]

海山学文物展览馆

Thumb
海山学文物展览馆

北大为配合历史学系课程,推展在地化研究海山地区文史发展,于2015年5月设置校级海山学研究中心,并在三峡校区图资大楼6楼A栋设立文物展览馆。馆内的常设展览空间,规划以开垦史为脉络,谈族群、产业、文化和艺术等主题区,透过相关的文物资料以展示海山地区文史、族群冲突社会学、城乡发展的都市计画和公共行政等面向,并作为未来在地文史工作者交流的基地和校内外教学场地[7][8][9]

博雅书房

博雅书房位于民生校区教学大楼1楼,主要是提供进修暨推广部的师生馆藏借阅等服务。为营造舒适的阅览空间和氛围,曾于2015年7月进行翻修工程。全区平日开放时间为下午2:00至下午9:00,星期六与寒暑假开放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4:00,星期日不开放。[10]

馆际合作

更多信息 其他单位 ...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