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语传习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语传习所,是台湾日治初期的初等教育学制与场所。此学制或场所的制定或设立,确定日本统治者对台湾在“放任驱逐”与“同化”两教育政策中,选择了后者。国语传习所也成为台湾首个西式教育的学校,更成为后来公学校的前身。因当时台湾已属日本领土,国语传习所一词中的“国语”即为日本语。
历史
1895年(明治28年)日本接收台湾后,积极就台湾教育制度研拟未来发展方向。在设立芝山岩学务部学堂受阻与六氏先生事件后,台湾总督府并没有放弃普及日语的施政重点。根据台湾总督府第一任学务部长伊泽修二发表的《台湾教育意见书》表示,日本统治台湾之后,最重要工作正是普及日语,因此,所有对台湾总督府的教育制度研拟,也继续以此为目标。
1896年(明治29年)3月31日,台湾总督府公布的“台湾总督府直辖诸学校官制”(敕令第94号),为国语学校、国语传习所、国语学校附属学校等“直辖诸学校”的各级公务人员建立法律基础。[1]
5月21日,台湾总督府公布直辖国语传习所名称、位置(府令第4号),共有台北、淡水、基隆、新竹、宜兰、台中(位置彰化)、鹿港、苗栗、云林、台南、嘉义、凤山、恒春、澎湖岛(位置妈宫城)等14所。[1]其中台中国语传习所设于彰化,系考量当时台中县县治所在地台湾(今台中)人口较少。然而台中县知事牧朴真认为自从设治之后,当地人口已日益增多,未来将会成为繁华都会;且直辖支厅未设国语传习所,而鹿港支厅却设有两处,有违舆论民意,故于6月8日陈请更改位置。结果在6月16日以府令第11号将位置由彰化变更为台湾(台中)。另外,关于云林国语传习所的位置,支厅长考量内山地区受战火波及而无合适的家屋可充校舍,故拍发电报请求暂行设置于近海之北港。8月19日,获准移转至北港。[2]:72
6月22日,发布“国语传习所规则”(府令第15号),确定国语传习所的主旨、科别(区分甲、乙科),以及各科别的学生年龄限制、学习科目、学习期间。[1]
6月25日,规定国语传习所的员额。各传习所基本配置教谕二名、书记一名,台北、台中、台南则多配置教谕一名、书记一名。7月1日于芝山岩之讲习结束后,相关人员即出发至预定任所,除选定校舍外,亦透过警察官及地方有力人士的协助招募学生。民政局长水野遵于8月5日对地方首长发布通告,明订国语传习所当于9月1日开始授课,要求各厅积极广泛进行招募。因此,快者7月,最迟者11月,陆续举行开所仪式。[2]:77-79
1897年(明治30年)4月7日,以府令第11号发布增设埔里社、台东2所国语传习所,全台国语传习所总数增为16所。[2]:83
国语传习所设立之初,台人参加者并不踊跃。不过总督府以免学费为号召,加上台湾人民日常生活的日语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参与的台籍学童也越来越多。
由于各地竞相争取设立分教场,总督府经费有限而难以支应,遂规划设立由地方经费支应之公学校。1898年(明治31年)7月28日,台湾总督府发布“台湾公学校令”(敕令第178号)及“台湾公学校官制”(敕令第179号),自10月1日实施。但台东、恒春两地因缺乏经费,暂时延续国语传习所。[2]:98
8月16日,台湾总督府公告更新国语传习所名称、位置(告示第54号),除台东、恒春、澎湖岛三处外,其馀的国语传习所皆限期废止,其设备须转让给设于同一地区的公学校。[2]:87
1900年(明治33年)9月26日,以告示第80号限期废止恒春国语传习所,并设立猪𦛨束国语传习所,由原本的分教场独立而成。9月30日,以告示第84号废止澎湖岛国语传习所。此后,国语传习所成为蕃人教育机构。[2]:87-88
1905年(明治38年)2月3日,以敕令第26号废止国语传习所官制,并限期于3月底全面废止国语传习所,令其走入历史。[2]:88
Remove ads
课程
传习所与分教场列表
1898年(明治31年)7月28日“台湾公学校令”发布前,全台共有16间国语传习所,分别为:[2]:91-92
- 台北县:
- 台北国语传习所(今台北太平国小)[注 1]
- 淡水国语传习所(今新北淡水国小)
- 新庄山脚分教场(今新北泰山国小)
- 和尚洲分教场(今新北芦洲国小)
- 基隆国语传习所(今基隆信义国小)
- 新竹国语传习所(今新竹新竹国小)
- 新埔分教场(今新竹新埔国小)
- 中港分教场(今苗栗竹南国小)
- 北埔分教场(今新竹北埔国小)
- 宜兰厅:
- 台中县:
- 台中国语传习所(今台中忠孝国小)
- 鹿港国语传习所→彰化国语传习所(今彰化中山国小)[注 2]
- 鹿港分教场(今彰化鹿港国小)
- 北斗分教场(今彰化北斗国小)
- 苗栗国语传习所(今苗栗建功国小)
- 云林国语传习所(今云林斗六镇西国小)[注 3]
- 北港分教场(今云林北港南阳国小)
- 埔里社国语传习所(今南投埔里国小)
- 鱼池分教场(今南投鱼池国小)
- 集集分教场(今南投集集国小)
- 台南县:
- 台东厅:
- 台东国语传习所(今台东大学附小)
- 马兰社分教场(今台东新生国小)
- 卑南社分教场(今台东南王国小)
- 奇莱分教场(今花莲明礼国小)
- 澎湖厅:
- 澎湖岛国语传习所(今澎湖马公国小)
- 白沙岛分教场
- 大赤崁分教场(今澎湖白沙赤崁国小)
- 小池角分教场(今澎湖西屿池东国小)
- 隘门分教场(今澎湖湖西隘门国小)
Remove ads
- 台南县:
- 台东厅:
- 台东国语传习所(今台东大学附小)
- 马兰社分教场(今台东新生国小)
- 卑南社分教场(今台东南王国小)
- 奇莱分教场(今花莲明礼国小)
- 太巴塱分教场(今花莲光复太巴塱国小)
- 璞石阁分教场(今花莲玉里乐合国小)
- 澎湖厅:
- 澎湖岛国语传习所(今澎湖马公国小)
- 白沙岛分教场
- 大赤崁分教场(今澎湖白沙赤崁国小)
- 小池角分教场(今澎湖西屿池东国小)
- 隘门分教场(今澎湖湖西隘门国小)
- 猪𦛨束国语传习所(今屏东满州国小)
- 内狮头分教场(今屏东内狮国小)
- 台东厅: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