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际大流行病预防、防范和应对公约

擬議的國際協定草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际大流行病预防、防范和应对公约》(英语:International Treaty on Pandemic Prevention,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简称《大流行病公约》或《大流行病协定》,是一项尚未生效的国际条约,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依其组织法第19条规定,由2021年12月的第二次特别会议开始协商建构全球大流行病防治机制,经世界卫生大会审议与票决无异议后于2025年5月20日公布。[2][3][4]

事实速览 保存处, 语言 ...

背景

2019年末以来的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情大流行暴露了《国际卫生条例》和世界卫生组织能力的严重不足。[5]鉴于大流行病造成的全球性灾难,多国社会呼吁建立更强有力的国际架构以应对未来的大流行病。[6][7]

因此世界卫生大会于2021年11月召开自世卫组织成立以来的第二次特别会议,194个成员国同意建立一个向所有会员国和准成员开放的“政府间谈判机构”(INB),负责讨论和研拟世卫组织预防、防治和应对大流行病的公约、协定与其他国际文件。[8][9]

历程

政府间谈判机构(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Body, INB)受大会委任成立于2021年12月,2022年2月24日召开首次会议。[10][11]2022年8月1日的第二次会期开始举办公共听证会、确定公平原则,并向大会汇报进度,终于2023年10月30曰第七次会议定文提案,以期在2024年5月召开的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2][3][4][12]同时各国政府亦于2023年12月7日开始讨论规范各国防治疫情和其他严重公共卫生风险方法与义务的《国际卫生条例》修正案,以便于下届世界卫生大会中与本协定一同提交审议通过后配合实施。[3]

非世卫会员国,如巴勒斯坦(观察员)与中华台北,被排除而未能参与工作会议。[13]

2024年5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经历二年11轮的谈判因融资问题未能达成共识而无法通过协议而暂停。[14]11月4日,194个世卫成员国代表重聚于日内瓦,宣布继续新一轮谈判。[15]

2025年4月16日,INB完成草案定稿,后于第78届世卫大会上提案。[16][17]5月19日,世界卫生大会以124国赞成、无代表反对、11国弃权(如波兰义大利以色列伊朗俄罗斯斯洛伐克)而无异议票决通过。[18]翌(20)日,大会主席、菲律宾卫生部长泰德·赫博萨​(英语经询无代表保留意见具申后发布,并将于次年重新验证更多事实要项,尤其是在病原体获取和利益分享方面。本约尚需经至少60国国内批准后方生效。[19][20]

Remove ads

美国

继2024年8月29日,26位美国共和党州长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不会接受此条约后,二任总统唐纳·川普则于翌(2025)年1月20日就任当日即宣布将再次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故美国政府未再参与本约有关国际核查机制的讨论。[21][22]

条约

目前各国政府、产业与民间尚有不同意见,虽然包括欧洲联盟英国在内的70多国倡导制定一项具有强制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但部分国家如美国印度巴西等,对签署承诺具国际法约束力的协议仍持保留立场。[23][8][4]

世界卫生组织大会有权依据其组织法第21条通过一项类似《国际卫生条例》法定地位的国际标准规章,[5]或依据第19条比照第一次特别会议前例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模式通过一项公约或国际协定。[2][5]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