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彼得 (使徒)

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天主教會首任教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彼得 (使徒)
Remove ads

彼得希腊语Πετρος,英语:Peter,出生年份不详,约死于公元64至67年间),原名西门,是耶稣基督的十二使徒之一,其兄弟安得烈亦为使徒。天主教译作伯多禄伯铎,东正教译为裴特若[1]唐代景教称其为“岑稳僧伽法王”。[2]

事实速览 教宗、圣人 圣伯多禄圣彼得 Simon Petrus, 个人资料 ...
事实速览 Papa Peter 的教宗敬称, 参考敬称 ...

彼得是早期教会的重要人物,《彼得前书》和《彼得后书》被认为是他所撰写。历史悠久的教会普遍尊崇他为主要圣人。天主教认为彼得是教会的基石,创立了罗马教会,并担任首任主教,即第一位教宗[3]新教否认天主教所主张的教会传承观,[注 1]主张耶稣并未指定彼得为教会的基石,彼得亦未创立罗马教会;罗马教会及其主教的地位,是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7][8][9]

根据《新约圣经》记载,彼得原是加利利海边的渔夫,由兄弟安得烈引介认识耶稣。他承认耶稣是神之子,成为耶稣最亲近的门徒之一。耶稣被捕后,彼得一度失去信心,三次否认自己是耶稣的门徒,正如耶稣所预言。[10]耶稣复活后,彼得重新坚定信仰,并在耶稣升天后开始传道,宣讲耶稣是救世主弥赛亚、即基督的福音,成为教会的领袖。个别教会相信,彼得后来在尼禄皇帝迫害基督徒期间前往罗马传福音,并在当地殉道。据早期教会文献《彼得行传》记载,彼得临终时曾请求倒钉十字架,因自认不配以与主耶稣相同的方式受刑。[11]

Remove ads

名称

彼得(英语:Peter)的名字来自通用希腊语Petros”,意为“石头”。[12]在《约翰福音》第一章42节中,耶稣将此名赐予西门‧约拿之子(ΣίμωνSimōn)。根据新约圣经通用希腊文原文的权威,“Petros”的正确翻译是“Ke'pha'”(矶法,在英文圣经中译为“Cephas”),其中“Ke'pha'”这个名字在六处经文中被用作“Petros”的亚兰语对应词,用以指称西门‧约拿之子。[13][14]

至于亚兰语“Ke'pha'”是否等同另一希腊词语“Petra(磐石)”,学者认为通用希腊文是《新约圣经》的受默示原文,目前并无任何亚兰语原始文本流传下来。虽然有一些亚兰语或叙利亚语译本是根据希腊文翻译而成,但这些译本并非受默示文本,因此无法作为准确反映原始亚兰语用法的依据。它们可能反映,也可能未反映原始语言的词汇选择。通用希腊文新约使用了两个不同的词:Petros(彼得的名字)和Petra(磐石),[15]而且目前并无现存的亚兰语原文可供确认是否原本使用的是同一个词。[14]

在受默示的通用希腊文原文中使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如果这是反映某个亚兰语原文(而这并不确定),那么这可能暗示在这段经文中使用了两个不同的亚兰语词汇。

因此,根据《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的权威,“Petros”—主耶稣在《约翰福音》中赐给西门的名字—正是亚兰语“Ke'pha'”的正确翻译。[14]

在通用希腊文新约圣经中,没有任何地方将“Ke'pha'”作为“Petra”的正确翻译。若要判断哪个叙利亚语/亚兰语词最能准确翻译通用希腊语“Petra”,我们必须参考基督教会前五个世纪所制作的希腊文新约圣经译本,以了解当时人们如何理解“Petra”这个词。

Remove ads

生平

按照《新约圣经》,彼得生平如下

跟随耶稣

彼得生于伯赛大,是加利利海边的渔夫。他的父亲名叫约拿(Jonah)或是约翰(John),他本名是西门,约拿之子(古希腊语Σίμων Βαριωνᾶς罗马化:Šim‘ōn bar-Yōnā Matthew 16:17)。

他的兄弟安得烈是最早跟从耶稣的,他带领彼得跟从了耶稣。

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译出来就是彼得。) (约翰福音1:35-37,40-42)

亲密门徒

耶稣设立了十二个使徒,“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并给他们权柄赶鬼”(马可福音3:14),“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马太福音10:2)。彼得与耶稣有特别亲密的关系,福音书里面记载得最多的门徒就是彼得。以下这段记载特别重要,天主教认为彼得得到了天国的钥匙,也就是一种特别的属灵权柄,这就是教宗和天主教会的权柄的来源。也因此,天主教认为耶稣将领导与管理教会的权力赐予彼得,意即彼得在耶稣旨意下担任教会领袖,而耶稣赐予彼得的两把钥匙也成为历任教宗代代相传的宝物,于现代亦被融入于梵蒂冈城国国徽与教宗们的牧徽中做为设计元素。所以,根据天主教传统,彼得被公认为教会建立以来首任教宗。基督新教则认为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唯一的头和唯一的磐石,所有信徒人人皆祭司,都有属灵的权柄,须恪守神旨,彼此服事、彼此顺服。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 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 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16:13-19)

Remove ads

信心重建

Thumb
彼得三次不认主,Nikolaus Knüpfer (1640年绘)

新约圣经》记载耶稣曾在被捕之前预言,彼得会在鸡鸣破晓以前连续三次不肯承认认识他。结果,他在耶稣被大祭司审讯时因为害怕,果然三次不肯承认与耶稣的师徒关系。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就开始大哭。后来耶稣复活以后,他的信心得到重建,耶稣特别嘱咐彼得“牧养我的羊”,并预言他将来会被监禁。

带领教会

在耶稣复活又升天以后,彼得成为门徒中的领导,开始建立教会。彼得、约翰与主的兄弟雅各,被称为教会的三大柱石[16]

彼得是保罗教会中最初的支持者,他们彼此都很支持。保罗的主要事工对象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外邦人,就是非犹太人,使基督教得以在罗马帝国中传播。彼得的主要事工对象可能是犹太人。保罗曾经直言不讳地批评过彼得“在守割礼的犹太人面前‘装假’”[17],但彼得在去世前不久的书信中仍然非常推崇保罗[18]

遗骨发现

1939年,罗马教廷例行整修圣伯多禄大殿的时候,工人在大殿的墓地下面发现了一个骨灰盒,上面有“伯多禄在此”等几个希腊字。经考古学家瓜杜齐检验以后发现,这九块骨头是一名六十多岁男性留下的,而且这名男性穿著紫色镶金边的寿衣,他称遗骨很可能是圣伯多禄的。不过考古学界主流声音都对此重大发现存疑。

2013年11月24日,教宗方济各圣伯多禄广场举行“信德年”的结束弥撒,并首度公开陈列圣伯多禄遗骨。方济各在弥撒开始前,先在铜盒前祷告,然后再以香为遗骨祈福。方济各当著数千信徒的面,捧著装著遗骨的匣子,亲吻了匣子,然后把匣子放在圣坛旁边。在弥撒进行期间,刻有圣伯多禄海中撒网图案的铜盒,一直都打开。这是圣座首次公开展示圣伯多禄的遗骨。在此之前,从未有任何一位教宗宣称此为圣伯多禄之遗骨。[19]

著作

新约圣经》中有两封书信(彼得前书/伯多禄前书彼得后书/伯多禄后书)在基督教传统中被认为是彼得所作。现代多数学者则否认了彼得为这两封书信的作者。在书信中,当时彼得和教会据称受到极大逼迫,他勉励基督徒在苦难中要靠主喜乐,仰望神的日子来到。

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 (彼得前书4:12-13)

马可福音的马可也是他亲密的门徒。彼得的天主教瞻礼日为6月29日,与圣保禄/圣保罗瞻礼联合庆祝。

参考文献

注释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