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禾𪨶信义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禾𪨶信义学校(英语:The ELCHK Wo Che Lutheran School),为香港沙田区一所津贴小学,其前身为1950年在沙田墟设立的沙田信义学校,于1979年迁入禾𪨶邨,再于2010年原邨迁置。
Remove ads
历史
此校于1950年在沙田墟创立,为一所半日制小学,三年后因学生人数增加而迁入第二代校舍[3]。
因沙田新市镇发展,此校早于1973年已申请沥源邨拟建“火柴盒”小学迁校[4],但不果。至1978年,政府正式宣布收回第二代校舍用地,家、校各方随即向政府请愿,要求给予校舍续办[5]。其后,政府答允分配禾𪨶邨校舍供此校,并于翌年迁置[6]。
至1994年,此校转为全日制,并维持至今[7]。
由于第三代校舍需与特殊学校共用,空间不足,此校于2008年成功申请再迁至同邨被“杀校”的前保良局黄族宗亲会小学[8],并于2010年搬入[7];14年后,此校第四度争取迁校,并获分配同区博康邨、前港九潮州公会马松深中学的校舍[9]。
校舍
第三、四代校舍均为设有6楼的“火柴盒”小学,而两者皆曾扩建[7]。当中,此校仅占用第三代校舍的2楼及以上楼层,仅设18间课室及特别室[6],而1楼为香港耀能协会高福耀纪念学校校舍[10]。
至于现时使用的第四代校舍,则占地3,938平方米[1],设有24间课室及特别室。
随著2010年此校原邨迁置,第三代校舍2-4楼拨予高福耀纪念学校,其馀楼层则供毗邻的沙田苏浙公学作扩展[10]。至于第四代校舍的未来用途,目前暂时未明。
-
第四代校舍,前方道路为火炭路
第五代校舍为一座全连环型校舍,占地6,847平方米,现时尚未动工改装,原来设有24间课室及各种特别室[11],其礼堂与基督书院相连。校舍由宏胜建筑有限公司承建,1990年建成,并曾于1997年加建5楼。
历任行政人员[7]
- 1979年-1994年:刘仕勋 先生
- 1979年-1989年:李静娴 女士
- 1989年-1994年:宋昭华 女士
- 1994年-2007年:冼杞烈 先生
- 2007年-2024年:萧伟乐 先生
- 2024年起:梁丽颜 女士(现任校长)
事件
- 2009年7月5日,43岁内地男子许胜其疑因求财不遂,在粉岭坪𪨶村斩杀其表兄谭成辉一家,当中遇害的两名儿童为此校学生,另谭氏亦兼任此校家教会义务秘书。事后,教育局向此校师生提供紧急辅导[15]。
著名校友
注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