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塔拉帕卡
智利塔拉帕卡大区的一座小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塔拉帕卡(西班牙语:Tarapacá,全称为San Lorenzo de Tarapacá), 是智利一同名大区的小镇。[1]
历史
该镇可能自12世纪起便有人居住,当时它还是印加古道的一部分。[1] 当西班牙探险家迭戈·德·阿尔马格罗于1536年到达该定居点时,这里就已有当地人居住。[1] 在被西班牙人征服后,该镇成为了秘鲁总督辖区的一部分,然后成为了秘鲁的一部分。 塔拉帕卡将自己视为太平洋战争期间塔拉帕卡战役的主角。 尽管秘鲁取得了胜利,[2]但位于该地区的部队却朝塔克纳方向转移到了附近的阿里卡,[2]使得智利军队占领了该地区,造成了不利的局面,随后根据《安孔条约》将其交给了智利。[3] [4] [1] 战争对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1]以前居住在该镇的秘鲁难民被秘鲁政府送到了洛雷托地区,目的在于增加那里的人口。 他们定居的地区被称为塔拉帕拉和阿里卡港,位于亚马逊北部。 然而,在所罗门-洛萨诺条约之后,该地区被割让给哥伦比亚,原住民向南迁移到纳波河旁边的梅纳斯,建立了又一个阿里卡港和塔拉帕卡。[5]
该地区盛产硝石,对硝石工业做出了贡献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至于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随着外国人的到来,该省成为了一个不断接受外国移民的地方,移民主要来自秘鲁、玻利维亚、英国、德国、西班牙、以及来自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人。此举增加了该地区的人口,从 1885 年的大约5.4万名居民增加到1920年的11.5万多名。[6] 随着人口的增加,贸易也随之增加。 货物从智利中部地区和周边国家,以及欧洲、北美和亚洲进口。 [6]
由于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建筑特色和考古遗产,该镇于1973年被智利政府宣布为典型区(Zona Típica)[1]
Remove ads
名人
另请参阅
- 塔拉帕卡战役
- 硝石战争
- 塔拉帕卡省(1878–1883,秘鲁)
- 塔拉帕卡省(1837–1883,秘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