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塞西非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塞西非鲫(学名:Heterotilapia cessiana),为辐鳍鱼纲鳚形目丽鱼科异齿非鲫属的其中一种,被IUCN列为濒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非洲西部的利比里亚、象牙海岸及贝南的河流域,体长可达20.8公分,为淡水底栖鱼类。[4][5][6]
Remove ads
命名
本鱼由比利时的鱼类学家德克·蒂斯范登奥德纳尔德[注 1]于1968年命名,最初学名“Tilapia cessiana”,属于非鲫属。直到2013年的分子种系发生学研究才将本种归于异齿非鲫属(Heterotilapia)。[4][7]
本鱼学名的种加词“cessiana”字根“Cess”取自利比里亚城市里弗塞斯(River Cess)之名,因其模式标本的来自该市旁边的塞斯托斯河(Cestos River)而得名。[4][7]
分布
形态
本鱼为中型鱼,最大标准体长可达20.8公分。背鳍1片,背鳍硬棘14-15枚;背鳍软条14-16枚,无脂鯺;臀鳍1片,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0-11枚。侧线鳞片29-30枚,下鳃耙数10-11。[4]
鉴别特征:下咽骨长度与宽度大致相等,前侧骨板短于具齿区;中线位置的咽齿较两侧齿宽大;脸颊具3–4列鳞片;第一背鳍棘与上侧线之间有4–4.5枚鳞片。体侧黑色垂直条纹比其间的浅色间隔窄。[4]
生态
本鱼栖息于岩质底部的大河中,杂食性偏草食。雌雄鱼配对,在开放的底部产卵,鱼父母会一起守护鱼卵。[4]
经济利用
本鱼为食用鱼,是当地渔业的捕捞对象。[1]
保护现状
本鱼的种群数量缺乏统计,分布区域为16平方公里。本鱼在三个国家的生存水域者受毁林、农业与矿业影响导致淤泥堆积,河流生态正在恶化。目前当地也没有任何保护行动。于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于2010年及2018年连续二次评估本鱼为极危物种,直到2020年重评估为濒危物种。[1]
风险管理
本鱼予人类无害。[4]
注释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