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平潭县的一座考古专业博物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又名南岛语族文化博物馆,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的考古专业博物馆,馆舍在2024年依托壳丘头遗址群而建成开放,建筑面积逾13000平方米,展出文物600余件。
历史
壳丘头遗址群分布在福建平潭岛壳丘头、东花丘、西营、龟山等地,历史时期为距今3000—7500年。遗址群最早发现于1958年(一说1964年[2]),此后历经数次发掘,2017年起,考古团队对遗址进行的多次发掘取得了较为重大的成果[3][4]。2019年10月16日,壳丘头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后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6]。
2018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完成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的选址、立项工作,作为依托壳丘头遗址而建的壳丘头遗址公园的核心项目进行建设[7],最初也有消息称该博物馆定名为“南岛语族博物馆”[8]。2022年4月25日,政府投资2.5亿元人民币,动工建设遗址博物馆。2024年12月16日,壳丘头遗址博物馆正式落成开馆[9][10]。2025年4月9日,中国考古博物馆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设立“中国考古博物馆壳丘头分馆”,这也是中国考古博物馆2023年建立以来首次设立分馆[11]。
馆舍建筑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以南岛语族海洋文化为设计元素,用简洁的线条勾画海浪形的轮廓,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占地9.1亩,外墙亦呼应遗址环境,以木栅格和钢化玻璃为主要材料[8]。建筑内部分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包括陈列展览、公共服务、研究教育、行政管理、藏品技术、藏品库、设备用房和人防等区块[12],其中展厅面积3800平方米,以“源”“流”“彩”为主线,展示南岛语族起源、扩散的历程与独特的文化,共展出文物600馀件。[10][13]
展厅
常设展厅位于博物馆的一、二两层,第一展厅位于一层,主题为“向海而生——平潭史前文化”,通过真实考古场景复原、三维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技术,展示平潭岛南岛语族的文化缘起;第二展厅位于二层,主题为“风好扬帆——南岛语族航海术与文化”,分别以南岛语族的历史文化和航海技术为主辅线,附以多媒体互动展示等技术,展现南岛语族向南太平洋迁徙的过程。[9]
-
第一展厅展出的壳丘头遗址出土陶器残片。
-
第一展厅展示的“先民的一天”。
-
第一展厅展示的龟山遗址出土陶器。
-
第二展厅展示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独木舟。
-
第二展厅展出的南岛语族相关文物。

第三展厅位于博物馆地下一层,为临时展厅,主要以与南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形式办展[10]。开馆的首年,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与美国宝尔博物馆合作,在临时展厅开设为期两年[14]、展陈主题为“南岛艺韵——宝尔博物馆珍藏”的展览,展出宝尔博物馆的文物276件,展示南岛语族的生活文化特色[10]。
对外交流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各级部门主持举行了“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仪式,邀请来自南太平洋12个国家及地区的嘉宾参与,开馆仪式当天,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分别与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美国宝尔博物馆以及塔希提和岛屿博物馆、新喀里多尼亚博物馆签订了姐妹馆合作协议[9][10]。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