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多管火箭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管火箭炮
Remove ads

多管火箭炮是一种多发射管无制导的火箭炮系统,是固定在单个平台上的多个发射器,并以齐射的方式发射火箭弹。多管火箭炮精度及装填速度低,但可在短时间发射大量爆炸性的火箭以命中大范围目标,对敌方的布防阵地实施饱和攻击。

Thumb
21公分42年式喷烟者(左)与垫式多管火箭(右)
Thumb
TOS-1A多管火箭炮
Thumb
M270MLRSM997重型增程机动战术卡车载台构成的多管火箭炮阵地
Thumb
卡秋莎火箭炮在作战时等同18辆2S35自走炮同时进行密集射击

发展历史

火箭炮是中国发明的,最早的多管火箭发射器则是在中世纪的中国宋朝军队出现,早在1180年,中国的火枪就被固定在长矛或箭上并向敌人射击。[1]这种火箭炮曾在蒙古围攻开封时使用。[2]中国军队后来制造了多个火箭发射器,可以同时发射多达100枚小型火箭。 箭头火箭的典型粉末部分长 1/3 到 1/2 英尺(10 到 15 厘米)。 竹制箭杆的长度从1.5英尺(45 厘米)到2.5英尺(75 厘米)不等,射程可达300到400步。中国人还用毒药增强了火箭尖端,并确保发射器是可移动的。他们设计了一种由一名士兵携带和操作的多管火箭发射器。[3]

到了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型号为二战纳粹德军喷烟者苏联红军BM-13卡秋莎,一度有把炮兵压过的趋势。多年来战争模式的演进,多管火箭炮的使用也渐渐出现思维的转变,不再追求大量覆盖的打法,尤其是在实战中发现,集结多管火箭经传统模式,对整个敌区施以子母弹猛烈炮轰的方法,歼敌扫雷效果不佳,摧毁民生城市废墟化,成为掩体地形与路障,留下大批残馀武装、最终反而拖累自军行动[4],因此21世纪开始改以发展小型机动式炮车为主,但换上数量少但更大的火箭,例如射程长并可以达到很高精度的陆军战术导弹,还有整备与移动也相当快的海马斯火箭炮等系统平台。[5]

Remove ads

各国的多管火箭炮

Remove ads

民用科技

2013年起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6所;开始研发太空与军用科技转为消防用途的计画,其中就以多管火箭炮科技转化为一种消防车,针对摩天大楼灭火的困难,能发射一种装满灭火干粉的多管火箭射入高楼层,每一枚弹能扑灭60立方公尺火焰[10],为危急受困者提供立即支援。

参见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