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坑 (选区)

香港湾仔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坑 (選區)
Remove ads

大坑(英语:Tai Hang,代号B07)曾是香港湾仔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94年设立,议席自2021年起悬空至2023年取消,悬空前的区议员为湾仔好日志成员杨雪盈

事实速览 大坑 Tai Hang, 国家/地区 ...

范围及名称

选区包括摩顿台大坑,现时北面以礼顿道高士威道为界,东至励德邨道,而南界则多条道路及组成,形成一个倒“凹”字形社区,以私人楼宇为主,计有湾景楼国泰大厦龙涛苑、希云大厦、光明台、浣纱花园。选区名称源于原有大坑地名,与其相邻的选区有铜锣湾维园天后渣甸山跑马地,投票站设于摩顿台港湾妇女会。

沿革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取消区议会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选区数目随人口改变而大幅增加,当中大坑选区由大坑及扫杆埔双议席选区分拆而成。1994年区议会选举,由港同盟汇点支持的李庆伟对上民主建港联盟陈德明,结果由李以1,032票多过陈的720票当选。选后港同盟汇点合并成立民主党,李庆伟成为创党成员。

1999年区议会选举大坑渣甸山跑马地三个选区各自划出乐活道附近范围设立乐活选区,使本区调整为现有模样,而议席由李庆伟与民建联由高士威道另一边的维园选区调派的阮镇泉角逐,总票数维持一千七百票左右,结果李以七十六票之差打败阮当选(877票对801票)。2003年区议会选举,李阮二人再次对垒,受到七一效应吸引更多人投票,李庆伟以1,466票击败阮的830票而连任。

2007年区议会选举,李庆伟争取连任,而建制派方面改由叶刘淑仪创立的汇贤智库成员黄楚峰争夺本区议席,最后黄以1,059票击败李的947票而首度当选。其后叶刘淑仪以汇贤智库为基础,成立新民党,黄楚峰亦跟随加入。

2011年区议会选举民主党单仲偕得到李庆伟让路参选。由于2010年政改中单仲偕支持民主党放弃争取2012双普选立场,若当选或以区议员身份参选立法会超级区议会议席,结果吸引到人民力量主席刘嘉鸿及自称独立民主派的沈四海挑战,加上黄楚峰争取连任,使本区成为当届选举焦点。最后由得到建制派票源的黄楚峰以过半数的1,266票胜出,单以965票落败,只能以地区直选形式参与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而刘嘉鸿得141票,仅高于5%门槛,加上人民力量狙击当届区议会选举狙击泛民主派失败,被网民取笑为“141主席”[3]。沈四海只得43票,低于5%门槛,被没收保证金。

2015年区议会选举,当时人口估算约13,637人,其中有5,695位选民,选情非常激烈新民党黄楚峰本届不参选,由徒弟王政芝参选。对手是属金钟系“伞兵”湾仔好日志杨雪盈。王政芝获叶刘淑仪到场支持,而杨雪盈亦获黄英琦黎则奋到场支持。最终湾仔好日志杨雪盈以1,398票击败新民党王政芝的1,148票,为民主派重夺该区议席。由于立场与泛民相近的渣甸山区议员黎大伟连任失败,泛民在湾仔区议会维持两席(包括轩尼诗选区的郑其建)。

2019年区议会选举,因应区内其他选区人口不足,选管会原计划将加露连山道及希云街划出本区,经居民反对之下仍然需要将部分希云街楼宇划到铜锣湾选区。而杨雪盈反修例运动所带动的求变心态,组织素人竞选团队湾仔起步,派出10人出战有13席的湾仔区议会,剑指过半数议席,最终夺得6席[4],而杨本人则以2,340票击败得到1,433票的廖添诚而连任。其后因泛民主派湾仔区议会过半,民主派唯一连任的杨氏被推举为主席。

2021年1月6日,杨雪盈在香港民主派初选大搜捕中被警察国安处拘捕后,湾仔起步晚上于Facebook宣布即时解散并停止运作,呼吁民众不要因此气馁。[5][6]

2021年9月15日,杨雪盈被香港政府根据《基本法》第104条的解释所订下的原则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宣布其宣誓为无效宣誓而失去议员资格,结束五年馀的区议员任期。[7]

议席借此一直悬空至2023年选举改革被撤销,与其他湾仔区的全部选区并为单一的双议席选区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更多信息 届别, 议员 ...

历届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