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泰德·卡辛斯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奥多·约翰·“泰德”·卡辛斯基(英语:Theodore John "Ted" Kaczynski,1942年5月22日—2023年6月10日[1])。美国数学家、文化原始主义支持者、本土恐怖主义者[2][3][4],绰号大学航空炸弹客(Unabomber)。于1978年至1995年间,他在全美范围内针对他所认为推动现代技术和破坏环境的人邮寄或放置炸弹,截至1996年4月3日被捕时共造成3死23伤。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3年6月15日) |
Remove ads
早期生活
卡辛斯基是波兰移民的后代,1942年5月2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1952年随家人搬至伊利诺州库克郡常青园。在测出拥有167高智商后,他得以免修六年级。卡辛斯基后来认为这是他人生的重大事件之一,在此之前他与同学往来融洽,跳级后却遭比他大的孩子们霸凌。
在进入常青园高中后,他参加过多个社团[5][6],并开始对数学产生强烈兴趣。卡辛斯基高中成绩优异,不但精通学校的数学科目,还免修了十一年级并于15岁毕业。
他在1958年16岁时便获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但一位高中同学曾表示卡辛斯基并没有做好入学哈佛的心理准备。[7]在哈佛时的同学形容卡辛斯基天资聪颖,但不善社交。[8]1962年卡辛斯基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取得数学系文学士。
卡辛斯基就读哈佛的这段时间里接触了心理学教授亨利·莫瑞,并遭其诱骗参与极富争议的MKUltra计划[9]。该计画要求受试者与同学辩论个人哲学,以及撰写详细描述其个人信念与抱负的文章。之后这些文章会交给一位匿名人士,该人士则会用莫瑞自称“激烈、全面且针对人身”的方式来攻击及贬低这些文章。[10]一些研究认为这次的实验对他造成心理创伤,并引发他未来的犯罪动机[11]。卡辛斯基本人则表示他痛恨莫瑞及其同事,主要因为他认为这些实验已经侵犯到他个人隐私。尽管如此,他依然表示“与莫瑞教授的往来经历对其人生历程没有重大影响”。[12]
Remove ads
教职生涯
1962年,卡辛斯基进入密西根大学攻读研究所,分别于1964年及1967年获得数学硕士与博士学位,专攻复分析。密西根大学并不是卡辛斯基的首选。他也曾应考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与芝加哥大学,两者虽然都接受他,但都没有给予他教员职位及经济援助,而密西根给了他一年2,310美元的津贴(约相当于2024年的24,000美元)以及教员的职务。[13]
1966年的几周间,卡辛斯基产生强烈的身为女性的性幻想并决定进行性别过渡。他安排了与精神科医师的面谈,却在候诊室等待改变了主意,并没有与医师提及其当初安排面谈的动机。事后他为此感到愤怒,并在心中暗自考量著杀死该名精神科医师及其他令其讨厌的人。卡辛斯基将此事描述为其“人生重大的转捩点”。[14]他回忆称:“我对自己无法控制的性欲差点导致的后果感到恶心。而且我感到羞辱,并痛恨那位精神科医生。然后就在当时,我迎来了人生重大的转捩点。如同浴火凤凰一般,我从绝望的灰烬中重生,迎来了辉煌的新希望”[15]。
1967年,卡辛斯基的博士论文获颁萨姆纳·拜伦·迈尔斯奖。其博士论文口试评委认为他的论文十分深奥,全美只有十馀人能够理解。[16][17]1967年末,25岁的卡辛斯基受聘成为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数学系助理教授,但他对本科教学并不自在,他的教学评鉴也显示他在学生之间并不太受欢迎,称其经常照著课本讲课、不想回答问题。[18]卡辛斯基于1969年6月30日辞职。当时数学系的主任John W. Addison Jr.在1970年的一封信中提到,卡辛斯基的害羞几乎已是病态。并且就他所知,卡辛斯基在系上没有密友,使其融入群体的努力也徒劳无功。[19]
1996年洛杉矶时报曾就卡辛斯基的专攻领域与数位数学家进行访问,并得出其研究领域于1960年代后已不复存在的结论,因为其中大部分的猜想都已被证实。数学家Donald Rung称,若卡辛斯基当初选择继续钻研数学,他“应该会转而研究其他领域”。[20]
Remove ads
犯罪经历
1978年至1995年间,卡辛斯基不断向大学教授、大型企业主管以及航空公司邮寄炸弹,共造成3人死亡23人受伤。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1979年组成专案组,根据凶手以大学和航空公司为邮包炸弹目标的犯罪手法将案件代号定名为“大学航空炸弹”(UNABOM)[21],卡辛斯基因而得名“大学航空炸弹客”(Unabomber)。他最终于1996年4月3日在蒙大拿州被捕,并于同月被联邦法院判处8项连续无期徒刑。
1971年,卡辛斯基在辞去教职,并在朗伯德的老家住了两年后前往蒙大拿州隐居。他在蒙大拿州的林肯建了一座小木屋,过上没水没电且开销小的简单生活。[22]他四处打零工,但主要是受到其家人的经济援助。卡辛斯基原本的目标是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活。他骑著老旧的脚踏车前往镇上的图书馆阅读原文古籍,而也有居民称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当地属于常见。199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一位普查员描述卡辛斯基的小木屋内有一张床、两张椅子、数个旅行箱、瓦斯炉和大量的书。
1975年起,卡辛斯基就开始对其住处附近的开发项目以纵火或是埋设诡雷等方式进行破坏活动。[23]卡辛斯基并开始阅读社会学及政治哲学的书籍,包括社会学家雅克·埃吕尔的作品。[24]
1978年5月25日,卡辛斯基进行第一次有记录犯罪:他送出一件故意写错地址的邮包炸弹到芝加哥大学,该校工作人员收到“寄错地址”的邮包后便把其退回“寄件人”——美国西北大学工学院材料系教授巴克利·克利斯特(Buckley Crist)——卡辛斯基的第一位有记录犯罪对象。巴克利教授收到“退回邮包”后感到可疑,便委托一名校警代为拆封,校警开启邮包时被当场炸成重伤。事后警方将嫌疑犯锁定为几位学生,并未获得有用线索,本次事件也被判定为学生恶作剧[25],因此卡辛斯基并没有受警方怀疑。
1979年5月9日,从芝加哥飞往华盛顿特区的美国航空公司444航班行李舱在飞行过程中发出巨响并冒出浓烟,一名乘客吸入后感到不适,飞机紧急迫降离华盛顿国家机场不远的杜勒斯国际机场。事后警方在行李舱内发现一枚邮包炸弹,由于其计时装置故障而未能爆炸,当局则表示这枚炸弹足以炸毁整架飞机。
由于向航班安放爆炸装置是一项联邦罪行,以联邦调查局为首与美国烟酒枪炮及爆炸物管理局及美国邮政检验局组建专案组,对“大学航空炸弹”案件正式展开专项调查。截至1995年,卡辛斯基共向不同大学和航空公司寄出炸弹16枚,炸死3人、炸伤23人。
1995年4月24日,卡辛斯基向美国多间报社和杂志社发信,承诺如果《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刊登他长达3万5千字的论著——《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Industrial Society & Its Future),他便会停止持续近18年的连环炸弹案。联邦调查局最终以“阻止炸弹案再次发生”为由,允许刊登其论文。
卡辛斯基在《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中解释了自己的犯罪动机。他认为工业社会必将侵蚀人类自由,技术革新将会带来过度发展的人类基因工程[26],致使人类不断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体系,并最终被后者完全控制。为了推翻工业体系的革命,以科技倒退的形式达成人类自由的解放,具体而言,为了信息洪流中让该宣言得到出版或曝光,他将推动科技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级技术人才作为袭击目标。
论文发表后,不少无政府主义者、少数卢德分子[27]以及极端主义者转为支持卡辛斯基,并继续推动革命。与此同时,他的弟弟大卫·卡辛斯基发现论文与其写作风格及信仰极为相似,而大卫的妻子琳达更是在论文发表前就怀疑泰德是“大学航空炸弹客”。这促使大卫向联邦调查局提供线索,并最终致使泰德·卡辛斯基于1996年4月3日蒙大拿州林肯地区一偏远小木屋内落网。
同月内警方以本土恐怖主义、谋杀、使用及制造炸弹等多项罪名起诉卡辛斯基。他拒绝律师团队为避免其被判死刑而提出的精神障碍辩护,并为此解雇法庭为其指定的律师。1998年1月22日,卡辛斯基为避免死刑主动承认控罪,被判处8项连续终身监禁,不得假释。[来源请求]
联邦调查局表示“大学航空炸弹”案件是其建局以来最昂贵的一场调查。
Remove ads
逝世
2023年6月10日,泰德在巴特纳联邦医疗中心的单间内被发现死亡,时年81岁[28]。死因尚无定论,怀疑为自杀身亡[29]。
著作
他拥有多个著作,而其《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多次修订,例如,撤回了呼吁革命者多生孩子的观点,以及拒绝自称无政府主义。
- 登报的是其手写稿
- 2007年写成后记Postscript to ISAIF,Technological_Slavery(2022)收录
- 2016年进行注释拓展,从36个尾注修订为63个。收录同上
- 2020年追加简短评论。收录同上
- 2021年追加前言[30]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