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安山乡 (东平县)
1986年至2001年间东平县最小的乡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安山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已经撤销的乡。该乡于1984年建立,时属梁山县,后划归东平县。2001年初并入商老庄乡,存在时长共17年。
大安山乡位于东平县西南部,东平湖南岸,渔业发达,为东平县重要的稻米和水产品产区。1986年至2001年间,该乡为东平县人口最少、陆地面积最小、行政村最少的乡镇。
Remove ads
历史
先秦时期,大安山乡境域为须句国地,后为鲁国地[4]。汉至元,历属东平国、东平郡、东平府、东平路[5]。元朝开凿大运河后,安山镇逐渐繁盛,成为重要的渡口、闸口。清代至民国初年分属西乡智明保、智恭保、东启智保。1936年主要属东平九区,其中安山镇为九区区公所驻地。1940年时中国共产党单方面将安山镇划归昆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注 1]。1949年,昆山县更名梁山县,大安山属梁山八区。1958年2月梁山八区撤销,设立安山乡,同年八月,安山乡划归孙庄卫星人民公社。1960年至1964年,东平湖蓄洪,大安山一带居民迁离,1964年下半年开始回迁,1965年建立大安山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建立大安山乡,次年十二月划归东平县管辖[6][7]。
地理环境

大安山乡位于东平县西南部,西临商老庄乡,东临新湖乡,南接梁山县,北面则为东平湖。其所辖陆地东西宽6千米,南北长4千米[3]。包括所管辖的东平湖水面在内,面积共45.63平方千米。驻地大安山村距离东平县城24公里。[2]
大安山乡整体地势平坦而低洼,主要地形是平原和洼地,东部略高,最高海拔43.2米,最低仅有37.8米。柳长河南北纵贯其西部[2]。该乡处于东平湖一级湖和二级湖之间,为东平县和梁山县之间的洪水走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扩建东平湖水库,政府和当地人大量取地表土用以修筑东平湖堤和防洪房台,造成地势更为低洼,形成了大安山乡占据陆地面积一半的涝洼地。[9]
行政区划
1985年底,大安山乡下辖三个管理区和九个行政村,行政驻地位于大安山村。大安山乡下辖的行政村有(括号外为其同时下辖的自然村):
经济
20世纪90年代,大安山乡以种植业为主,其次为渔业[3],也有工业和旅游业。在大安山的九个行政村中,有四个农业村、两个渔业村和三个半农业渔村。其出产的种植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湖产品有一百余种[11],有鱼、虾、芡、菱等[2]。水稻、芡实、菱角为其重要的土特产[3]。
1993年,大安山乡社会总产值为1910万元,国民收入988万元[12]。当年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分别为897万元和1305万元,财政收入27万元。[13][14][15]
人口
1993年时,大安山乡有人口11787人,其中农业人口11365人。汉族为大安山乡主体民族,其次为回族,占总人口6%[2]。根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大安山乡共有人口10262人,为东平县人口最少的乡镇。其中男性5208人,占总人口的50.25%,女性5054人,占总人口的49.75%。共有家庭2504户,家庭户总人口10164人,平均每户4.06人。十四岁以下儿童共2048人,占总人口19.96%;15至64岁人口共7403人,占总人口72.14%;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811人,占总人口7.90%。本地居住的人口中,有9987人拥有本地户籍,占总人口的97.32%。[16]
文化
大安山集为当地重要集市,农历每月五、十逢集[3]。
基础设施
州商(州城—商老庄)公路东西横穿大安山乡中部[2][3],济安(济宁—大安山)公路直接连接了大安山与济宁。至1993年,大安山乡已经实现村村通车,村村通电[17]。
1993年,大安山乡有一所中学,六所小学,在校学生共1872人。乡内有一所卫生院、八所卫生室[18]和一处敬老院[19]。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