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定之治
金世宗治下的金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背景
金人入主中原前实施勃极烈制度和集行政、军事、生产为一体的猛安谋克制。金人入主中原后,开始着手政治制度改革。
1134年,金太宗决定开始政治制度改革。[1]1136年,完颜宗磐、完颜宗干和完颜宗翰三人共同总管政府机构,“并领三省事”。1138年,开始实施“天眷新制”,即在中央设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以三省六部制取代勃极烈制度。[2]同年,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全面实行汉官制度,制定礼仪。从而结束了先前沿袭辽朝的南北面官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金朝的政治体制实现了一元化,实行单一的汉法制度。1156年,海陵王完颜亮对三省六部制进行改革,废除中书省、门下省,仅保留尚书省总管政务,进一步集中了皇权。[3]
有观点认为,金朝中央官制改革适应了汉地统治,迅速完成了中央集权化的转变,是大定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4]
初期,女真政权的税制主要为牛具税。“牛头税即牛具税,猛安谋克部女直户所输之税也。其制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有奇,岁输粟大约不过一石,官民占田无过四十具。……(天会)四年诏内地诸路,每牛一具赋税五斗,为定制。“[5]入主中原后的1145年,金朝实行“计口授田”制度,即以人丁为标准授田,类似于均田制。[6]
金朝鼓励垦荒种植,规定凡开垦荒地或黄河滩地者,均可减免赋税。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工具传入今东北地区。金朝中叶时,河北、山东等地已“寸土悉垦”。[4][7]据记载,北宋神宗时期北方垦田数为1602978顷,较金代河南垦田数少307000余顷。[8][9]表明金朝耕地面积可能已超过北宋时期。
金世宗上位前,金朝的民族关系已有一定缓和。金朝推行汉化政策,“还燕人田业”,减轻了对汉人的压迫。女真人说汉语,改汉姓,并与汉人通婚。大定初年时,金朝户数已达三百余万。[10]
政治
大定二年(1162年),金世宗修订官制,增设更多官职,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为宰相官,左右丞、参知政事为执政官,分散宰相权力,进一步集中皇权。金世宗重用科举出身的官员,改变先前民族、资历为重的用人条件。[11]金世宗经常交换中央与地方的官员,规定官员应凭政绩升迁,并确定官员在六十岁后可辞官退休。[4]
大定时期,金朝律法在金世宗主持下进一步修改完善。[12]
人口
经济
1168年起,下令保护马、牛,禁止宰杀,禁止商贾和舟车使用马匹。又规定对群牧官、群牧人等按牲畜滋息损耗给予赏罚。经常派出官员核实牲畜数字,发现短缺就处分官吏,由放牧人赔偿。对一般民户饲养的牲畜,登记数额,按贫富造簿籍,有战事,就按籍征调,避免征调时出现贫富不均的现象。对各部族的羊和马,规定制度,禁止官府随意强取。[13]为改变赋役不均现象,1164年,完颜雍下令分路通检天下物力。次年,颁布“通检地土等第税法”,统一各路标准,轻重不均的现象始有所改变。[14]
文化
金世宗大力尊孔崇儒,修孔庙与庙学,推崇《尚书》、《孟子》。[16]京师设有女真国子学,各路设女真府学,科举依旧以经书为标准,儒学得以传播。
大定时期,设立女真进士科以升擢选官,仅允许女真人用女真语参加,与词赋进士区别在于,词赋进士科包含策论与词赋,而女真进士科仅考策论。[17]
民族关系
大定之治时期,金朝继续推行“女真为本”的的民族政策,对于汉族和契丹族的歧视依旧存在。金世宗极力维护女真的文化习俗,防止女真人被全盘汉化。[19]
女真族出身的尚书右丞唐括安礼曾向金世宗进谏,希望金世宗撤回之前将应征入伍的汉人的农田分配给女真人的命令,“猛安人与汉户,今皆一家,彼耕此种,皆是国人,即日签军,恐妨农作。”金世宗回应:
“朕谓卿有知识,每事专效汉人,若无事之际可务农作,度宋人之意且起争端,国家有事,农作奚暇?……所谓一家者皆一类也,女直、汉人,其实则二。朕即位东京,契丹、汉人皆不往,惟女直人偕来,此可谓一类乎? “朕夙夜思念,使太祖皇帝功业不坠,传及万世,女直人物力不困。卿等悉之。”[20]
外交
完颜雍即位后,为应对契丹族叛乱,对南宋采取守势。他向南宋声明“南侵是完颜亮的错误”,并表示希望能继续按照绍兴和议行事。契丹叛乱被平息后,完颜雍重新对南宋采取强硬态度,击溃四川、陕西一带的宋军,并逐步重新控制了靖康之变后南宋通过反攻收回的领土。1163年,金朝击退宋孝宗发起的隆兴北伐,并与宋订立隆兴和议,改宋向金称臣为称叔,将岁贡改称岁币,并减少十万。[21]
1170年,西夏发生任得敬分国事件,西夏仁宗李仁孝为任得敬求封,完颜雍认为是权臣逼夺,非西夏王本意,没有同意,并在赐给李仁孝的诏书中说: “自我国家戡定中原,怀柔西土,始则画疆于乃父,继而锡命于尔躬,恩厚一方,年垂三纪,藩臣之礼既务践修,先业所传亦当固守”。[23]1170年8月,任得敬企图与宋朝联合进攻金朝,随后消息泄露,任得敬最终被杀。[24]
金对高丽为藩属关系。1170年,高丽武人郑仲夫、李义方等发动叛乱,废国王王𬀪(高丽毅宗),另立翼阳公王晧(高丽明宗),建立武人政权。高丽将此通报完颜雍,请求金册封王皓。完颜雍初拒绝册封,而后对高丽叛乱转为不干涉态度,最终事实上默认了王皓的高丽王地位。[25]1172年5月,金朝使节乌古论仲荣、张享携诏至高丽,册封明宗王皓为开府仪同三司、高丽国王。[26][27]1174年,高丽西京留守赵位宠起兵反对新立的武人政权,并上表金朝,告知完颜雍高丽毅宗遇害的事实,并“请以慈悲岭以西,鸭绿江以东四十余城内附”,遭到金世宗拒绝。金世宗还命将赵位宠使者遣送回高丽朝廷。[28]赵位宠叛乱最终失败。
评价
《金史·世宗纪》对大定之治持较高评价,并将金世宗称为“小尧舜”:“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30]
刘祁:“世宗天资仁厚,善于守成,又躬自俭约以养育士庶,故大定三十年几致太平。所用多敦朴谨厚之士,故石琚辈为相,不烦扰,不更张,偃息干戈,修崇学校,议者以为有汉文景风。此所以基明昌、承安之盛也。”[31]
朱熹总体上对大定之治持负面态度,认为其有偶然成分:“他能尊行尧舜之道,要做大尧舜也由他。”“他岂变夷狄之风?恐只是天资高,偶合仁政耳!”[33]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