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寒

二十四节气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在1月19至21日之间[1],斗指太阳位于黄经300°。由于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此时的东亚地区通常处在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近年气象观测记录显示,中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更多信息 岁, 开始 ...

数据来源: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

Remove ads

律历

  • 逸周书•周月》:“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毕藏。”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天候

大寒,意谓酷寒,极冷,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温低,风大,地表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地冻天寒的严寒景象。《吕氏春秋•尽数》:“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新五代史•晋臣传•吴峦》:“峦善抚士卒,会天大寒,裂其帷幄以衣士卒,士卒皆爱之。”

物候

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 始乳:乳,育也。马氏曰:“鸡,木畜,丽于阳而有形,故乳在立春节也。”
  • 鸷鸟厉疾:“征鸟厉疾”。征,伐也,杀伐之鸟,乃鹰隼之属,至此而猛厉迅疾也。 (注:《月令》作征鸟厉疾。《唐书》,及《宋》《金史》志,皆作鸷鸟。《元史志》,始仍作征鸟。)
  • 泽腹坚:陈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则彻上下皆凝,故云腹坚,腹犹内也。
  • 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征象。

俗谚

  •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 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题咏

  • 大寒十二月中(唐•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堦前冻银床,檐头冰锺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尘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 己卯冬大寒有感(宋•苏舜钦) 

延川未撤警,夕烽照冰雪。
穷边苦寒地,兵气相躔结。
主将初临戎,猛思风前发。
朝笳吹馀哀,叠鼓暮不绝。
淹留未见敌,愁端密如发。
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
丸泥封函关,长缨系南越。
本为朝廷羞,宁计身命活。
功名非与期,册书岂磨灭。
然由在遇专,丑类易翦伐。
训士无他才,赏罚在果决。
近闻边方奏,中覆多沉没。
罪者既稽诛,功者不见阅。
虽使颇牧生,勇智当坐竭。
或云庙堂上,与彼势相戛。
恐其立异勋,欻然自超拔。
不知百万师,寒刮肤革裂。
关中闲诛敛,农产半匮竭。
我欲叫上帝,愿帝下明罚。
早令黠虏亡,无为生民孽。

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时。
亦有空林雪,梅花似不知。
病烦春色早,贫恐水仙迟。
多谢萋萋草,穿冰已作丝。


Remove ads

计算

大寒的日子可以透过此方法计算:

定义: 是计算y年的世纪的函数。如,及

是整数x的最后二位。如,及

,及

,及

那么,

而大寒于y年的日子便为1月日。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