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湾 (学甲区)
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聚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湾,是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的一个聚落,为学甲十三庄之一,位于今学甲市区南边,是学甲区最南的庄头[1]:38。
沿革
据说此聚落的由来,是昔日有福建泉州晋江县王、陈、许、李、杨五姓族人渡台,入垦于今永康区大湾[1]:38[2][3]:74。之后他们再搬到此处定居,并沿用初居地名称也叫“大湾”[1]:38[2][3]:74。
清代初期,此地隶属诸罗县开化里佳里兴堡,道光年间行政区划调整改归学甲堡学甲庄[3]:59。日治时期实行州治时,大湾一地属于台南州北门郡学甲庄学甲大字,为学甲十保和学甲十一保[1]:38[2][3]:60、61。二次大战后,学甲庄改为学甲乡,大湾一地分别成立文化村(原学甲十保)与大安村(原学甲十一保)[3]:60、61。直到民国57年(1968年)随学甲乡升格为学甲镇而调整为里[1]:38[2][3]:61。民国95年(2006年)2月1日,文化里与大安里合并成大湾里[4]。
宗教
大湾清济宫为大湾庄庙,主祀开基禹王(早年称吴府千岁)和保生大帝,创建于清光绪四年(1871年)。过去曾参与学甲慈济宫上白礁请水火谒祖大典,后因祭祀位阶问题而断香,乃自1990年起自行前往芦竹沟请水火。此后议定三年一科,每逢寅、巳、申、亥年的农历三月初四举行。[1]:39、40
当地有所谓“斗牛阵”的民俗技艺,又可分成“水牛阵”与“赤牛阵”[4]。斗牛阵一团约10人,其中2人扮牧童,4人扮牛,其他成员则在旁敲锣打鼓或作为替换人员[4]。其表演内容大致是两名牧童各自牵牛吃草,结果牛却争草而斗了起来,牧童们原本要劝架但最后反而为了自己的牛也加入了这场架[4]。
图集
-
台南市学甲区大湾空拍图1
-
台南市学甲区大湾空拍图
-
台南市学甲区大湾空拍图2.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