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直民宅塌陷事故

2023年台灣公共安全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3年9月7日晚间,台湾台北市大直公寓民宅倾斜并坍塌下陷。事故原因普遍认为是邻近的基泰建设建案连续壁施工失当。3名与工程相关人士涉有重嫌,截至2024年4月,共5人被起诉。

事实速览 日期, 地点 ...

背景

建案

基泰建设成立于1979年,1996年11月上市(股号2538),为活跃于双北的建商[1]

经过附近住户陈情安全疑虑后,台北市都市发展局2023年7月6日寄发住户之公文中,认定:“会勘标的无危害公共安全之虞......建筑工程得继续施工,本局不予列管。[2]”台北市建筑管理工程处处长虞积学对此解释,住户陈情时工地尚未开挖,仅有连续壁之施作,且经监造工程师、承造人技师实地勘查,研判问题不显著——但他亦不排除当时判断有误[3][4]

大直民宅

台北市中山区大直街94巷1弄公寓民宅[5][6],其屋龄普遍超过30、40年[7]

2023年年初或3月,房屋已发生多种异常迹象,住户不断向附近施工建商—基泰建设、圣得福建设[8]—反映及协商,但两间建商互踢皮球[9][10]。4、5月住户两度向台北市政府陈情,7月6日之都市发展局公文中认定损害非施工造成。台北市议员陈怡君王世坚7月接获反映后,基泰建设仅派人填补水泥,但问题持续恶化[9][2][10]

2023年9月7日陈怡君下午接获陈情后至现场搜证,发现房屋严重损毁,包括多处有长且宽的裂缝、一楼大门因房屋倾斜变形、铁窗因挤压明显弯曲、且因龟裂导致之严重漏水[9]

塌陷及应变

2023年9月7日晚间8点34分,台北市警消单位接获居民反映五六栋民宅发生龟裂、倾斜[11]。警消到场后疏散住户并管制现场,到场者包括市长蒋万安、副市长李四川、中山区区长、消防局副局长等[12]。晚间10点49分,一栋民宅的一楼坍塌,使整栋建筑物下陷[11]。为避免进一步崩塌,紧急进行灌水、灌浆[13]。当晚疏散25户居民至邻近之台北市私立道明外侨学校,10户至实践大学[14];撤离人数亦由144人扩大为159人[6]

事故后,道明外侨学校操场及围墙出现明显裂缝,8日预防性停课[15][16]。经过结构技师评估校舍建筑物安全后[17],11日周一复课,操场及游戏场则仍维持封锁[18]。事故未造成任何伤亡[19],一只在事故中失踪之宠物猫于10日获救[20][21]

台北市政府观光传播局7日当晚紧急协调9间旅宿安置居民[22]。随撤离人数扩大[23],截至8日,共有201户、454人受到收容安置,分别入住15间旅店[24][25][26]。收容规模最大时,464人安置于20间旅馆[27][28]

经过与3大技师公会讨论,9月10日傍晚,市政府宣布双数号及周边住户可返家居住[29][30][31][32][33]。截至隔天上午,仅38户登记返家,对此都发局局长王玉芬承诺将召开说明会,由技师公会说明以消解住户疑虑[34][35]

Remove ads

后续

行政处置

台北市政府建管处9月8日要求“基泰大直”停工[36],亦勒令基泰建设、福益营造在台北市境内全数7处工地停工[37]。对于一度联络不上基泰建设管理阶层,台北市市长蒋万安强硬表示:“在没有负起任何责任之前,休想在台北市动任何一个案子。”[38]同日,台北市政府法务局启动“重大灾害法律扶助机制”,包括成立律师团,以及向法院声请财产保全程序[39]

台北市政府法务局9月9日向台北地院声请假扣押基泰建设新台币6195万9982元[40],针对市政府处理此案件之所有潜在费用[41];11日声请第二波假扣押2亿馀元,针对受灾户之损失[42]。法院12、13日分别驳回两波假扣押声请,认为基泰建设没有财务异常亦无隐匿财产之迹象[43][44][45]。对此,台北市政府9月14日表示对于第一波假扣押声请不会提出抗告,而对于第二波假扣押,若住户有意提起抗告,相关委任律师费用仍由市府补助[45]

9月10日下午,基泰建设在证交所召开重大讯息说明会。陈姓董事长宣布辞去董事长一职后即离去[46]。总经理否认神隐的指控,称自己事故发生时在现场,且正在和受灾户洽谈[47][48]。11日,总经理出席受灾户座谈,受访时批评市政府的第二波假扣押,宣称已经汇出1亿元担保金至指定帐户[49]。此说法受到质疑,因为该笔金额实际上汇入之富邦银行帐户为基泰建设所有,而非开设于同银行的指定专户[50]。12日下午,市政府方证实资金汇入正确户头[51]

Remove ads

受损民宅拆除

毁坏民宅拆除之计画直到9月20日方公布[52][53]。计画原定25日拆除奇数号共25户之两栋建物[54],由于基泰建设之拆除计画被退回修正,24日建管处宣布工程延后一天[55][56]。拆除工程26日上午展开[57][58]。原预计工期10天,拆除工程提前至30日完成,并于10月1日完成整地回填[59][60][61]

调查

9月9日,台北地检署启动侦查,由黑金专组检察官侦办;法务部廉政署亦指示台北市政府政风处调查[62]。9月22日,检廉发动第二波约谈,兵分10路搜索基泰建设等地,并约谈王姓建筑师、张姓工地主任及基泰邱姓副理等3名被告,全案朝刑法违背建筑术成规罪、行使业务登载不实文书等罪嫌侦办[63][64]。经过漏夜侦讯,检察官于9月23日凌晨依行使业务登载不实文书等罪嫌,谕令王姓建筑师60万元交保。基泰大直专案邱姓副理、福益营造张姓工地主任,则均依违反建筑术成规致生公共危险罪嫌,分别谕令以新台币25万元、10万元交保[65]

2024年4月29日,台北地检署以违背建筑术成规及伪造文书罪嫌起诉邱、张、王、基泰专案工程人员刘、基泰规划服务部专案人员姜共5人。

救济及赔偿

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向每户受灾户发放6,000元慰问金[66][67],另外动员社福中心社工至安置旅馆驻点关怀[68]

台北市税捐稽征处向房屋受损住户依毁损程度减半征收或免除房屋税[69][70]

基泰建设

事故发生后,基泰建设承诺向每户受灾户发放5万元慰问金[66][71]。其慰问金夹带合建同意书的做法引起部分抱怨[72],对此,基泰建设澄清此举仅在收集意愿,不因此规避赔偿责任[73]

影响

基泰建设

基泰建设事故发生后发布重大讯息,坦承施工导致民宅损坏,并誓言负责[2]。其股价两度跌停:9月8日开盘时,立即下跌至新台币13.35元[74];11日,再度跌停至12.05元[75]。12日开盘方上涨,高点一度达到12.85元[76][77][78]

2023年9月25日,基泰建设发布重大讯息,代替两间100%持有股份之子公司公告,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出售所有“基泰忠孝”大楼。[79][80][81]基泰并未说明出售原因,但媒体揣测与塌陷事故所致损失有关[82][83]。10月4日晚间公告,基泰忠孝以125亿元售出予一名“李姓自然人”[84][85][86]。买方身分被媒体揭露为桃园建商李承晋[87][88][89]

社会反应

政治人物

坍塌事故及市政府后续处置受到数名民意代表关注,包括台北市议员陈怡君[90][91][92]、立法委员高嘉瑜[93][94]

台北市议员王世坚9月8日至台北地检署告发基泰建设涉嫌公共危险罪[95],11日再追加告发基泰建设董事长陈世铭涉嫌杀人未遂[96]

立法委员王鸿薇、立法委员参选人罗智强、台北市议员游淑惠9月9日亦向台北地检署告发基泰建设涉嫌《刑法》193条:“违反建筑技术成规”,她亦宣布组成律师团以服务受灾户[97][98]

政治献金

事故发生后,基泰建设给予政治献金之对象亦引发社会注意。根据监察院政治献金公开查阅平台,自2022年9月起,共有12名台北市议员收受其政治献金,包括国民党籍之王鸿薇、王欣仪、李芳儒、李柏毅、李傅中武、耿葳陈重文陈锦祥叶林传锺沛君,民进党籍之王闵生简舒培,其中以王鸿薇在年初立法委员补选2022年竞选市议员期间收受两笔共新台币30万元为最多[99]

由于大直位于王鸿薇之选区,她被部份民进党政治人物质疑与建商间之关系[100]。她对此声明自己的监督不因捐献而减少,批评民进党以灾难操作政治资本以及双重标准[101],亦声称捐献来自一名已从商之“媒体前辈”,以基泰建设名义为之,并否认认识公司高层[102]。该声称再被民进党立法委员参选人吴峥质疑违反《政治献金法》中不得借名捐赠之规定[103][104],11日吴峥向监察院告发之[105][106]

类似事件

  • 2025年三重民宅塌陷事故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