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红姬缘蝽
姬缘蝽科红姬缘蝽属昆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红姬缘蝽(学名:Leptocoris abdominalis),又名大红姬缘椿象,俗称红椿象、无患子椿象、臭屁虫,为姬缘蝽科红姬缘蝽属下的一种椿象。一般说的“红姬缘椿象”即指本种,但有时也用于代称同属的小红姬缘蝽。[1]
Remove ads
特征
大红姬缘蝽成虫体长约13-16公釐,雌虫身形稍大。体色呈鲜红色至红褐色,小盾板周遭有较淡的黑色V字型斑纹,膜质的后翅及触角和足为黑色。[1][2]
触角分为4节,布满刚毛。口器亦分为4节,为刺吸式口器,可刺穿坚硬的树皮或种子吸食汁液。步足跗节3节,前端具有两个尖爪。雄性成虫的外生殖器明显,可依此辨认性别。[3]
虫体刚蜕完皮时通体为鲜红色,翅芽和体色相仿,而后逐渐转黑。[1]
习性
大红姬缘蝽在台湾普遍分布于平地至低海拔山区,好发于2~5月间,无论若成虫皆以台湾栾树、龙眼等无患子科植物以及椰子等多种高大树木之汁液为食,有时也会取食动物死尸的体液。[1][2][3]
大红姬缘蝽具有聚集成群的习性,若成虫常大量群聚在台湾栾树下吸食树液及落下蒴果的种子汁液。[1][2][3]它们和台湾栾树为共生关系,其取食行为并不会危及树木生长,且其不具攻击性,受到惊扰时只会快速逃走或飞离,因此对人类及环境无害。[1][3]不过其鲜红体色及大量发生貌往往造成民众心生恐慌,有人甚至误将其当成和荔枝椿象一样会危害树木及伤害人体的害虫,而使用杀虫药剂扑杀或将与其生活关系密切的台湾栾树砍除,造成鸟类等掠食者的食物短缺,可能引起整体生态的不平衡。[3]因此政府单位也曾呼吁民众不用过度惊慌,无须对其进行喷药扑杀。[4][5]
生活史
大红姬缘蝽的繁殖期自每年的3~4月开始,5月之后慢慢减少,直到7~8月结束。雌虫有集中产卵的习性,常将卵产在台湾栾树的落果、落叶和树皮上。卵经过约2个星期后孵化出1龄若虫,若虫需经历5次蜕皮后方转变为成虫。从卵孵化到成虫死亡平均历时约54天。[3]
亚种
- L. a. abdominalis Fabricius, 1803:指名亚种,在台湾有族群分布。
- L. a. blotei Gross, 1960
- L. a. taprobanensis Dallas, 1852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