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圣寺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圣寺藩(日语:大聖寺藩/だいしょうじはん Daishōji-han */?)是日本加贺国江沼郡大圣寺的藩[注 1],宽永16年6月20日(1639年7月20日)创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废藩,为加贺藩的支藩,石高在高峰期达100,000石[2],实高是83,772石3升3合[3]。
藩厅是大圣寺藩邸[4],藩校创建于天保11年(1840年)正月,最初称为学问所,安政元年(1855年)11月改称时习馆,安政4年5月23日(1857年6月14日)改作文学校使用,并且新设武学校有备馆,明治2年(1869年)于时习馆内设置洋学的薰正馆、汉学的达材舍、成德舍(其后改名为温知舍)、朗读和书法的启蒙舍,并且增设以西式军训为目的的操练所,附设兵学舍,统称为藩学校[2]。菩提寺是实性院[3]。
人口根据《御郡所笔记》记载在享保6年(1721年)时是江沼郡23,433人,能美郡1,367人,总共24,800人,天保末年根据《江沼志稿》记载,撇除6岁以下的小孩、藩士以及大圣寺町的人口后是4,181户21,260人,根据《石川县史料》记载在明治5年(1872年)时的人口是11,635户57,207人[1],《藩制一览》则记载是55,915户58,736人[5]。武家屋敷方面,江户藩邸上屋敷设于池之端本乡茅町,中屋敷设于下谷池之端七轩町,下屋敷则设于驹込千駄木[2],藏屋敷设于土佐堀一丁目[6][注 2]。
Remove ads
历史
宽永16年6月20日(1639年7月20日),加贺藩藩主前田利常隐居,由嫡子前田光高继任,同时分别分知100,000石和70,000石予次子前田利次以及三子前田利治,前者是越中富山藩,后者即大圣寺藩,领地是除了那谷村以外的加贺国江沼郡全域以及越中国新川郡的一部分[注 3]。万治3年(1660年)8月,大圣寺藩与加贺藩交换领地,以新川郡的领地换取加贺国能美郡6村以及江沼郡那谷村[注 4],总共约4,302石,从而在江沼郡形成一圆知行。宽文4年(1664年),大圣寺藩在《宽文印知》中的领地是江沼郡全域134村约65,731石以及能美郡6村约4,302石,总共70,000石。贞享元年(1684年),大圣寺藩开垦的新田达11,866石[1][2]。
元禄5年7月9日(1692年8月20日),前田利直继位,他新田分知10,000石予其弟前田利昌,即大圣寺新田藩。利昌最初定居于大圣寺城下西北边的荻生村[注 5],其后转移至城下新町。翌年7月14日(1693年8月15日),大圣寺藩邸毁于火灾。元禄14年(1701年),利直下令让自利治起的三代家老神谷守政隐居,并且提拔村井主殿,引起两派对立,从而导致元禄骚动爆发。宝永元年11月6日(1704年12月2日),利直转移至新建的藩邸。宝永6年2月16日(1709年3月26日),利昌在宽永寺举行江户幕府将军德川纲吉的法会时于吉祥院的宿坊刺杀大和柳本藩藩主织田秀亲,其后利昌被山城淀藩藩主石川义孝拘留,同年2月18日(3月28日)切腹,其领有10,000石的归还予利直[1][2]。
宝永7年2月27日(1710年3月26日),村井主殿由于挪用公款而被下令切腹。正德2年10月4日(1712年11月2日),领内百姓由于失收而发起一揆,为当时北陆地方最大规模的全藩一揆。翌年8月27日(1713年10月16日)守政之子家老神谷守应在与村井派的党争中被迫承担一揆的责任而回到加贺藩。延享3年(1746年),大圣寺藩开垦出约1,851石的新田。宝历6年(1756年),弓波村爆发一揆[注 6]。安永9年11月18日(1780年12月13日),成功预先阻止毛合村爆发一揆[注 7]。天明2年5月4日(1782年6月14日),藩主前田利精由于在替其父前田利道服丧期间于江户的游廓游玩又与无赖争执而被加贺藩藩主前田治脩强行隐居,由利精之弟前田利物继任[1][2][10]。
文政4年12月27日(1822年1月19日),藩主前田利之在加贺藩藩主前田齐广的要求下,以领地70,000石、新田10,000石和加贺藩提供的藏米20,000俵(实际是金300两)的名义向江户幕府申请调整石高至100,000石获准,此举反而让原本财困的大圣寺藩雪上加霜。前田利平接任藩主后曾经向加贺藩提出将石高减回70,000石,并且将不必要的居馆和家传之宝处理掉,然而未获批准。其后的三代藩主均是加贺藩藩主前田齐泰之子,其中前田利行在尚未继位前便于安政2年5月18日(1855年7月1日)死去,为免被改易而保密,直至同年10月29日(12月8日)才由前田利鬯继位[1][2][10]。
鸟羽伏见之战时,大圣寺藩原本打算出兵佐幕,然而在得知幕府战败后便归顺朝廷。其后,大圣寺藩迎接北陆道镇抚总督高仓永祜,并且在北越战争中提供弹乐以及于战后派兵驻守。明治2年(1869年)3月,由大圣寺藩出资兴建的蒸汽船开始在琵琶湖上航行,这是日本第一艘在琵琶湖上航行的蒸汽船。同年5月1日(6月10日),大圣寺藩与加贺藩一同创立兵库制铁所。同年6月,大圣寺藩为了筹措北越战争的军费而伪造货币(パトロン事件)。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废藩置县,大圣寺藩变为大圣寺县。同年11月20日(1871年12月31日),大圣寺县划入金泽县。同年11月24日(1872年1月4日),就整理大圣寺藩的负债问题而爆发一揆,称为蓑虫一揆(みの虫一揆)[1][2][10]。
Remove ads
历任藩主
领地
注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