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兵忠灵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兵忠靈祠map
Remove ads

22.619420°N 120.380653°E / 22.619420; 120.380653

事实速览 天兵忠灵祠, 基本信息 ...

天兵忠灵祠,是位于台湾高雄市大寮区影剧七村的忠烈祠,祭祀中华民国伞兵

历史

1968年以上尉退伍、经商为生的艾管宁,协助关怀照料许多从中国大陆来台的退伍伞兵,和处理无依老伞兵的后事。1985年时,在他处理某老伞兵后事时,意外发现其家中有一坛黄金,经过退伍同袍间讨论,决定以此为基础来建造祭祀伞兵的祠庙,并自掏腰包向其他愿意的退伍伞兵募集资金。除记录伞兵历史,也可将老伞兵遗骨收容于祠中。[1]

早在艾管宁十九岁时于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徐州西郝寨战场,目睹帮他点烟的伞兵同袍李声涛被敌人击毙之时,就已有建祠的念头[1]。2006年,他写给昔日部下、画家张德正的信中也提到此事[2]

Thumb
天兵忠灵祠

祠庙地点是选在大寮与凤山交接处[1]的影剧七村内,由前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郑为元准予,将该用地拨归财政部国有财产局,建祠资金则由艾管宁、杨成芳等退伍伞兵发起的个人捐献筹款[3][4][5]

……我等垂垂老去,为将此尽忠事迹留存,以激发后代子孙,实应设祠纪念,祀奉 烈士忠魂,并使一生忠贞之士,身后有立锥之地,……
建祠纪念文[4]
Thumb
为纪念伞兵司令官张绪滋的植树告示。

艾管宁也在1987年发起成立中华民国退伍伞兵协会[6]。同年4月6日,第四十三届伞兵节庆祝大会时,此祠落成启用[1][3][4][5][7][8]。为追查过去与黑蝙蝠中队同乘军机的伞兵下落,后备司令部留守业务处蔡其圣上校曾前往此祠,拜会管委会副会长蒋万杰、代理会长李学明,终于找到住在凤山的幸存者赵富奇。2009年12月,留守业务处处长杨长政上校专程慰访赵富奇,与负责管理此祠的的蒋万杰。[9]

Remove ads

祭祀

依照管理办法,天兵忠灵祠安厝对象为亡故伞兵及其眷属,或鳏寡无依之人,最多可容纳三百二十位。至2009年12月《军闻社》报导时,祠内已有骨灰一百零八位、牌位两位,其中包括在台亡故官兵五十人、眷属十九人,以及鳏寡三十二人。[4]

每年例行祭典分为两次:一为4月8日“伞兵节”举行的春祭,另一为农历中元节举办的秋祭。历年来,典礼均由空降特战部队(今航空特战指挥部)或陆军第八军团指挥部主官担任主祭。[1][3][4][5][7][8] 2009年11月28日,陆军司令杨天啸上将曾亲赴天兵忠灵祠,由退伍伞兵李学明、王东东协助,确认黑蝙蝠中队陆军伞兵小组阵亡人员名单,并指示制播〈天兵忠灵卫家园〉特辑,于《莒光园地》播出。采访工作由王智平少校、蔡宗恒少尉负责,并由王东东协助寻访耆老,包括第一团团长井庆爽、第四突击队分队长刘振华、第一大队指导员蒋和坤,以及参与豫东会战、东山岛战役与特种联合飞行任务的退伍官兵,并整理了祠创办人艾管宁先生的早期影像。

2010年2月5日,黑猫中队与黑蝙蝠中队于大陆执行任务中阵亡的将士灵位,自大陆移奉至台北大直忠烈祠,由国防部长高华柱主持入祀典礼,并邀请生还成员赵富奇与协助人员王东东等人观礼。 2010年4月10日,杨天啸上将再次主持春祭典礼。同年9月6日,则由第八军团指挥官严德发中将主持秋祭。此后,春秋二祭的主祭官多由航特部与八军团将领轮流担任,例如:2011年春祭为航特部副指挥官潘其岳少将,秋祭则为八军团指挥官孙玦新中将;2012年春祭由航特部副指挥官黄指恩少将主祭,秋祭则由八军团指挥官郑德美中将主祭。[10][3][8]

2016年春祭时,航特部指挥官黄国明中将特别探望长年照料祠务、时年八旬的蒋万杰,以表敬意。[7]

Thumb
天兵忠灵祠墙壁上的总统训词,谈及东山岛战役
Remove ads

现况

每年清明祭祖时节,“天兵忠灵祠”眷属前来祭祀寥几,伞兵前辈众弟兄们自发成立运作之“天兵忠灵祠”,迄今逐渐显现已有没入凋敝之象,仅陆军航特部屏东空训中心于每年国历四月八日伞兵节前,加派人员清扫粉刷并与祠庆、春祭合办祭典。平时原由已故袍泽“蒋万杰”之子代为巡查忠灵祠内外状况,并做简易修缮,每月农历初一、十五祭拜并配合环境清理,目前蒋氏家族已搬迁无人打理。所供奉之灵骨,眷属联络名册均由已故伞兵眷属热心协助重新校核,电脑数位化作业存于云端。另外,灵骨迁入(厝)奉金及年度管理经费与赞助极其微薄,现到了捉襟见肘之境。

高雄市府第“八十一期闲置眷地重划第三阶段”,于民国111年年中后,周边承租眷舍包括忠祠联络处:影七路88-2号连带进行拆除作业,高雄市地政局土地开发处于110年4月8日实地勘测丈量,表示天兵忠灵祠建筑主体不列入拆除对象,其馀(包括旧墓地)作为公园绿地保留区,现联络处水、电之迁移集中祠洗手间尚未定案,需研商具体对策,得以延续香火,方为长远之途。

当年在伞兵前辈们所擘划设立的“天兵忠灵祠管理委员会”,确实在组织分工并行下,发挥了极高的功效。然而,成员一个个接连老去,甚而卧病在榻或仙逝,如今,已逐步走向无人运作,陷入停顿的泥淖危机中。管委会虽取得国土优先使用权,但却未依法立案申请“人民团体”,所以并不具备社团法人资格已多年。再则遗眷家属们为先人所缴纳一次性之奉金或相关款项,辗转托负于私人帐户终究非长久之计。为维持管理委员会正常运作及法定保障,需眷属形成共识后,再依法申请成立人民团体。目前已著手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1.在网路Face Book (FB),设立“中华民国天兵忠灵祠眷属联谊会”之社团,眷属及二、三代陆续加入,借由平台可提供讯息互相讨论。家眷收到通知函后,可申请立即加入;并注明已故伞兵先辈之何人以利核对名册。提供已故尊亲昔日玉照及军旅英姿或您与家人生活旧照稍作介绍最佳且不限张数,原管委会所留书面文字图片与部分征集而来的老相片,经数位化处理后,依序存放在社团档案中,以供缅怀参阅。 网址:www.facebook.com/groups/773081883337199/

2.遗眷及二、三代的加入网路社团目前仅十数人,无法发起筹备人民团体事宜,无法遂行先辈所订原名为“中华民国天兵忠灵祠管理委员会”衔称,相关经费无法成立之专户;无法聘请专人执行建物环境清洁打扫、工具耗损、修缮材料及祭祀支出明细,故无法建立在平台供查阅。

相关条目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