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园增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江座82(名称包括82 G. Eridani、HD 20794、HR 1008、e Eridani),中文名天园增三[13],是一颗距离地球约20光年,位于波江座,光谱类型为G5的主序星。
Remove ads
观测
波江座82 G.(通常简写为“波江座82”)是波江座的第82颗恒星,被收录在没没无名的阿根廷测天图(Uranometria Argentina);这份阿根廷星表是19世纪的天文学家班杰明·古德完成的,相当于是南半球的佛兰斯蒂德星表,并且采用了相似的数字命名法。波江座82G.是少数仍然采用这种方法表示的“G.”恒星之一。
性质
波江座82的光度比太阳略为暗淡,但比鲸鱼座τ或南门二B亮20%。它的投影赤道自转速率()是0.52km/s,相较于太阳的2km/s是非常悠闲的[14]。
波江座82是一颗高速星,移动速度比平均值快,因此可能是第二星族星,这通常是老年恒星,并且它们会运动至银河系平面的外侧。像许多其他的第二星族星一样,波江座82是缺乏金属的(虽然比许多恒星更缺乏),并且比太阳更老。它相对于银河系的轨道离心率有高达0.42,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在3,500至8,410秒的差距之间。对这颗恒星年龄的估计接近宇宙的年龄,因此这颗恒星是在银河系的早期就形成的[15],但最近的一次估计以恒星色球层的活动为基础,将它的年龄重定为57.6亿年[6]。
这颗恒星位于星际物质(ISM)低密度的区域,因此认为它有巨大的星球层顶,在天空中占有6°的弧角。相对于太阳,这颗恒星的空间速度是101km/s,以超过3马赫的速度,伴随著弓形震波在ISM中前进[16]。
Remove ads
行星系统
2000年红外线太空天文台(ISO)在60微米(μm)波段处发现了恒星周围的红外线过量,但2006年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没有证实这一点。后来赫雪尔太空天文台在2012年的观测中于恒星周围发现了一个尘埃盘[17]。虽然不确定性很大,但如果其成分与室女座61(61 Virginis)的尘埃盘相似,它的半长轴将为19个天文单位[18]。
2011年8月17日,欧洲的科学家公布在波江座82周围发现了三颗系外行星(b、c、d),这些行星质量只有地球数倍,因此被分类为超级地球。这些行星的发现是经由精确观察母恒星的径向速度,而在各自轨道上的行星会借由对母恒星重力影响显示它们的存在。要注意的是这些行星的轨道离心率很高,但公转周期都小于90日,代表这些行星距离母恒星很近。距离母恒星最远行星表面的平衡温度在反照率0.3的假射下大约是388K,高于水的沸点 [4]。
系统中行星的数量具有争议,在行星c被观测时,它具有最低程度的引力摄动,它的轨道周期和恒星的自转周期之间也有关联。由于这些原因,发现团队对其候选行星地位的真实性比其他两个更加谨慎[4],需要对此系统进行持续观察以确定行星系统的确切性质。
由Guillem Anglada-Escud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和R.Paul Butl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于2012年开发的TERRA算法能够更好地描绘并过滤噪声干扰,这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径向速度测量结果,Fabo Feng领导的一组科学家于2017年提出了另外三颗行星(e、f、g)存在的证据。具有海王星等级质量的波江座82 f为候选者之一,而行星f有可能在恒星的适居带内运行。该团队还认为使用这些技术,他们能够更好地对先前3颗系外行星进行描绘,不过只有波江座82 c的微弱证据[19]。
然而2023年的两项研究只能确认行星b和d。本来预计行星c的统计意义会随著数据的增加成正比,但这没有发生,因此开始有怀疑质疑它的存在,同时无法确认或否决了2017年发现的另外三颗候选行星。而40天的径向速度信号可能与恒星自转有关。此外,前述的其中一项研究仍发现了一颗新的潜在行星,它比之前的候选行星距离恒星要更远,其偏心轨道部分位于适居带内,2024年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颗适居行星,并被NASA重新定名为新的波江座82 f。
Remove ads
适居性
Stephen Dole在《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Habitable Planets for Man)这本书中[20],给波江座82最高的可居住性评估:5.7%,其它的4颗恒星是南门二B、蛇夫座70、仙后座η和孔雀六(孔雀座δ)。波江座82也是NASA搜寻地球大小型星或搜寻大行星的太空干涉测量任务的探测清单上首选的目标[21]。
相关条目
- 科幻中的波江座82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