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戟短程弹道飞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戟短程弹道飞弹,又称天弓二B短程弹道飞弹,是一种中华民国空军防空暨飞弹指挥部装备的战术弹道飞弹与短程弹道飞弹,用于打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目标,是目前台湾已知有公开且实际部属服役的弹道飞弹。[2]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22年7月4日) |
Remove ads
研发背景
1995年-1996年,台海两岸爆发台湾海峡飞弹危机,又称第三次台湾海峡危机,时任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本部参谋总长罗本立为因应中华民国国军并无可直接打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目标的武器,于是下令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CSIST)将4枚天弓二型防空飞弹改造为短程弹道飞弹,该改造计划又被称为“3124专案”。[1][3]
飞弹性能
天戟短程弹道飞弹具有一个两级推进器,弹头可使用高爆弹或破片弹,中华民国政府及军方将其称为天弓二S(原型)或天弓二B(更新型、增程型,最远可达500公里),而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介绍中则将其称为天戟(Tien Chi),珍氏战略武器的评估则认为该飞弹射程最少可达120公里,最远可达300公里,装备弹头重量原计画为500公斤,但服役版本仅有100-200公斤的酬载。[4]
部署位置
截至2001年初,多达50枚天戟短程弹道飞弹部署于两个地点:作为台湾本岛前锋的澎湖群岛和作为马祖列岛前锋的东引岛,飞弹被安置在飞弹发射井中并受到天弓二型防空飞弹的保护。[5][6]
更新计画
2019年中华民国政府高层交由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进行飞弹更新,由于天戟短程弹道飞弹首批飞弹量产至今近20年,军方已将该型飞弹列为更新重要计画,天戟短程弹道飞弹的更新模式为弹体外型不变,但是内部弹头火药、导航控制系统、固态推进火药以及末端的推进器等配置完全更换,因飞弹许多组件已获得轻量化,多出来的空间及重量可用来强化弹头破坏能量及飞弹精准度,透过更新飞弹内部各组件与固态火药的方式,可让破坏力更强以及射得更准,在导控系统更新后,误差值缩小在3公尺内,达到精准打击目的,不过飞弹射程目前仍维持500公里不变,更新案经核定后以代号“天鹗计画”正式启动,规画以3年时间完成更新。[7]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