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南北朝末期[1],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该经要人奉道修心,强调烧香礼拜,诵经礼释,以广种福缘、积累功德。《中华续道藏》收有该书注解《太上无极大道三十六部尊经注解》三卷,孚祐帝君注[2]。《无上内秘真藏经》赞扬此经“最尊最贵”,“包罗无外,妙入细微”[3]。
题解
“三十六部尊经”为道藏经书的总称,道藏经分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每洞又各十二部,合称三十六部尊经[4][5]。道士皈依三宝之经宝,称为三十六部尊经,“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6][7][8]。
按《无上内秘真藏经》[3],善明童子问元始天尊,众经名相,其数几何?
元始天尊以“太上三十六部尊经”名目答之。并说“三十六部尊经”分藏于玉清境、上清境、以及太(泰)清境。玉清境十二经“无毁无坏,无生无灭,湛然常住,遍众妙门”;上清境十二经“微妙清净,为诸天根本,万有之基”;太清境十二经“济生度死,为万法舟航”。
内容
全书包括三十六部短经,各篇经文格式相似,皆先述经文,后附四言偈语及十二符文。
其内容采佛道二家之说,简述修真理论及其方法,并解释真空、虚无、自然、心性等术语。认为众生皆有道性,但因未能直心正念,迷惑本性,故有种种烦恼灾祸。若能奉道修心,识法性,行正法,不著色相,清静无为,即可达到寂灭境界,成就法身,永无忧患。其修持之法强调行善积德,烧香建斋,诵经礼释,广种福缘,贬斥吐纳咽气,坐忘炼丹等法术。此经对隋唐道教颇有影响[9]。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