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奎玉克协海尔古城遗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奎玉克协海尔古城遗址(维吾尔语:قويۇق شەھىرى),民国时称“柯尤克沁城”[1]:160,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东南20公里荒漠地。1957年,以轮台古城之名,列入第一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
奎玉克协海尔(维吾尔语:,拉丁维文:Koyuk Shahri)一名中,“奎玉克”、“柯尤克沁”是维吾尔语“灰烬”的同名异译;“协海尔”即维吾尔语“古城”,其名称整体含义为“灰烬城”[3]:45—46,当地俗称“轮台城”。
遗址历史
西汉时,西域轮台国的国都——轮台城(仑头城)一般认为在今轮台县境内。在当代,其县境内,有两个古城池遗址被认为是轮台城遗址[1]:160。轮台与乌垒又被认为是同地异名。
1913年至1915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重访塔里木盆地。他先后考察轮台县东南拉帕尔村的阔纳协海尔古城(Kōna Shahri)和迪那河下游的奎玉克协海尔古城(Koyuk Shahri)[3]:45。1928年,黄文弼在轮台县考察,他称为“柯尤克沁旧城”。他推测奎玉克协海尔古城遗址为轮台城,“着果特沁旧城”(今卓尔库特古城遗址)为轮台屯田的校尉城[3]:46[1]:160。
1957年1月,以轮台古城之名列为为第一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新疆博物馆对古城遗址进行较系统的调查和测量。第二、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进行再次调查和建档。2013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考证,轮台城应是卓尔库特古城遗址[2][1]:160,此为西域都护府治所乌垒城[2][3]:43。
Remove ads
遗址概况
奎玉克协海尔古城遗址地处迪那河下游冲积扇,毗邻S165沙漠公路。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圆角长方形,南北长310米,东西宽26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中心存有椭圆形高台遗存(残高6.5米)。周边分布卓尔库特古城等同期遗址。地表可见盐碱化墙垣遗迹,城墙采用垛泥法夯筑,基宽15米,护城壕宽12.5米,属塔里木盆地北缘现存最完整的青铜时代城址之一。[2][4]
经碳十四测年及地层分析,该城始建于春秋晚期(前5世纪),延续使用至西汉末期(公元1年前后)废弃,历时约50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联合考古确认,其废弃层发现匈奴文化典型陶器,与《汉书·西域传》所载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事件存在时空关联。[5]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